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专访:宏观政策协调是深化金砖国家合作的“助推器”——访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吴白乙
新华社记者赵晖
9月初,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举行。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吴白乙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期待厦门会晤进一步增强成员国间凝聚力,继续发挥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将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为第二个“金色十年”累积互信、累积共识。
回顾金砖合作机制走过的第一个十年,吴白乙指出,金砖国家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话语权的多边合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个成员国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务实的合作精神。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重创。金砖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加强宏观政策联动、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性。“原来分散的五个手指头逐渐攥在了一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机制依次建立,这背后体现的是金砖国家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吴白乙说。
从2006年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到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再到2015年《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的出台,金砖国家就国内经济结构改革和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不断协调立场,找寻各自利益契合点和战略对接点。
金砖国家形成的合力令世人瞩目。10年来,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与此同时,作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五国也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己任,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金融机构进行合理改革。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新了十大股东名单,其中金砖国家占据了四个席位,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了较大提升。
在吴白乙看来,金砖国家合作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结构改革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实际上就意味着“唱衰金砖”论调的破产。“西方曾一度唱衰金砖合作机制,认为金砖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差异性大,很难真正走到一起。但事实证明,金砖国家在十年的摸索中,形成的是凝聚力而非离散力。”吴白乙说。
在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开启之年,吴白乙指出,尽管金砖国家面临一系列的内外部挑战,但这些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金砖国家有共同的合作方向,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的意愿更加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