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汪亚)为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畜牧业发展新格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今日在京举行发布会,介绍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关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研究提出2018年至2020年,将集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据了解,我国传统农业是一个种养循环的生态系统,每家每户种几亩地、养几头猪,猪粪作为有机肥在自家田里施用,种养互促、循环利用,形成闭合的生产循环和稳定的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司长吴晓在会上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方式从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加速转变,养殖量快速增长,在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的同时,畜禽粪污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如何有效处置、合理利用,让畜禽粪污变成宝贵资源,成为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和种养循环发展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目标任务。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和三年工作方案,正式部署地方启动该项工作。
吴晓在会上透露,印发的三年工作方案对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做出了系统安排,以指导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整县推进,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成功模式。整县推进项目县的建设目标将力争到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形成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
此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项目县选择条件有:畜牧业发展稳定、区域生态位置敏感、治理模式成熟,地方政府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项目县的重点任务,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粪污资源利用现状等因素,提出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在中央投资补助方式上,主要根据项目县的养殖规模和任务量予以补助。重点支持畜禽粪污收集、存储、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区域性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和大型沼气工程三大类项目。
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农业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多亿元,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通过中央投资有效带动地方、企业自有资金,累计改造养殖场7万多个,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10万多个、大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6700多处,有效提高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