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以心铸“心”——写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周岁之际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闫睿
去年8月28日,中国航发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年来,中国航发做了什么?面貌如何?新华社记者带您走近“一周岁”的航发。
战略谋划 聚焦主业
朱日和大阅兵现场,百余架“战鹰”呼啸着划过长空。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研制、生产与保障的七大系列发动机、两型燃气涡轮起动机等14型近600台套装备一同参与检阅。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代发动机决定一代飞机。
近年来,央企重组力度空前,数量几乎减半。在整合缩减的大趋势下,党中央作出组建中国航发的决策。增减之间,深意何在?国家战略需要!
当今世界,能独立研制和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英、法、俄、中5国,能自行研制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英。美国通用电气、普惠和英国罗罗等组成了极为排他的“高端俱乐部”。
研制航空发动机,难在哪?难在设计、材料、工艺……
航空发动机是高度复杂的精密动力装置,研制它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架超音速战斗机的发动机直径约1米,里面要“塞”10多级的风扇、压气机、涡轮、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内温度高达1900摄氏度,目前高温合金涡轮工作叶片材料可承受的最高温度约1100摄氏度。
无论是战斗机还是国产大飞机,国人都希望它们早日拥有强劲中国“心”。一款成熟的发动机,从项目论证到立项,再到设计、试制、试验、定型量产,一般要2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航发一年内两次举行战略研讨会,谋划全局统一思想。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近9.6万‘大军’、研制产业链如此长、任务如此艰巨的中国航发,需要统一战略上下一盘棋,厚植战略定力和能力建设。”中国航发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建国说。
“大棋局”已经铺展——
一个主业,动力强军、科技报国。业务、资源、精力全面聚焦干好“两机”专项这个战略核心。这是中国航发不变的初心。两个市场,军用民用两大市场。三大战略,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四项重点,自主创新、军民融合、深化改革和强化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