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8月25日电(记者陈键兴)秋雨绵绵,山岚濛濛,大夏河汩汩流淌,坐落于山谷间的当应道村居住着祖祖辈辈半农半牧为生的藏族同胞。如今,村民们有了新的营生,改建后的民宅成了独具风情的“藏家乐”,生态旅游业已迈出可喜一步。“藏区农村建设发展令人震撼!”澳大利亚《澳中网》总编陈苹感慨地说。
22日至25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12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深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采访活动。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甘南实践,成为大家向海外报道藏区新貌的核心主题。
走进“超乎想象”的藏乡生态文明小康村
夏河县达麦乡当应道村是第一个采访点。走进村落,整齐美观的房舍,洁净的道路、沟渠,崭新的广场和健身设施,眼前的一切让到访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赞不绝口,感叹难以想象这曾是一个典型的藏区贫困村。
大家仔细聆听介绍,还围着村委会主任加考问个不停。这个50岁的藏族汉子告诉大家,村里有53户家庭共224人,建档贫困户23户109人。2014年脱贫2户11人,2015年脱贫16户78人,现在未脱贫仅1户4人。
“这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变化。”加考说,政府去年投入千万元,扶持当应道村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发展生态旅游,用于新建硬化巷道、排水边沟、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并对民宅进行保留藏乡风貌的现代化改造。
宽敞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里,卫生室、多功能文化室、便民服务点、农家书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一应俱全。其中,电商服务点最为“吸睛”,记者们关切地询问与电商平台对接和物流配送方面的情况。
大家还来到村民家中,接过热腾腾的奶茶,争相与主人攀谈起来,从对精美“藏家乐”的赞美,到政府给予补助情况,从早前的村容和生活,到现在的经济状况,话题林林总总,厅堂里好不热闹。
当应道村环境卫生整治做得好,超乎了记者们的想象。得知村民分组负责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大家纷纷“点赞”,称许转变村民意识成效显著。
见证守护生态、留住乡愁、惠及民生的发展理念
“改厨改厕容易,改变人的思想难。”达麦乡女乡长道吉草的话给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而此后一路的行程中,大家不断看到观念转变带来甘南藏区的“华丽转身”。
“一路几乎没看到废弃塑料袋,做到了全域无垃圾。甘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让人佩服。”奥地利《欧洲时报》中东欧版的宣绚第三次走进藏区,到甘南则是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