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现场。
人民网哈尔滨8月17日电 国内外玉米生产研究进展如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如何创新?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玉米如何提质增效、可持续生产?8月17日,来自全国24个省份和自治区的知名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哈尔滨,参加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共同研讨玉米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全面展示我国玉米栽培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共商玉米增产增收路径。
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玉米产品的冲击、商品品质和生产收益下滑、比较效益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黑龙江省玉米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面对当前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玉米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提高玉米的商品品质和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玉米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严峻课题。
会议由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承办,旨在推进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流国内外玉米栽培研究进展,加快我国玉米栽培学的发展。主题为“玉米提质、增效、绿色、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玉米生产研究进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玉米提质增效、绿色栽培与可持续生产技术,玉米籽粒收获与全程机械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玉米生产系统,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与新型农作制,玉米产量、效益的环境效应与结构调整,特用玉米高效栽培与深加工技术,信息技术与精准栽培,玉米栽培学科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据介绍,会议为黑龙江省广泛开展行业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研究探讨解决玉米产业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会议也将激发协同创新优势,不断提高玉米栽培技术创新水平,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黑龙江省农科院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发挥科技与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部级中心(分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大量公共研发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玉米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玉米栽培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突破玉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确保玉米产业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中能够屹立不倒,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玉米对黑龙江粮食生产贡献之大,面临农业结构的调整,我们共同研讨玉米如何获得更高的产量,更高的效益,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副所长钱春荣说。(杨海全、王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