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8月15日电 题:这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缘何四年增长近60倍?——安徽宣城花园村“三变”改革观察
新华社记者姜刚、吴慧珺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60倍,固定资产总值升值16倍,人均收入增长近3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自2013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交出了上述“成绩单”。
记者近日在花园村发现,整洁的街道旁是新建的商业综合体和商业地产。“这栋大楼还有这个酒店、饭店产业都是我们村民入股的村集体产业,现在营业额都破千万元了。”53岁的村民鲁大庆指着宣城市宣州区昭亭路上一幢17层的高楼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村民家里的菜园,还有一小片棚户区。
作为典型城中村,花园村下辖6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153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村绝大多数土地被征迁,村集体积累了1000多万元的集体资金,村民手中也有了拆迁存款。然而,由于大部分村民缺乏就业技能,造成“失地即失业”的现象出现,没有了土地资源,大多数人只能坐吃山空。
做大盘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当时留存于村集体账户上的1000多万元征迁款怎么保管使用?是将集体资产一分了之,还是做大盘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该村果断选择了后者,由此开启了改革新征程。
观念先行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涉及环节多,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民对改革有期待、有观望,村里还到外地考察取经,村两委成员上村民家详细讲解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章程》条款和收益,以消除村民的顾虑,达成共识。”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李开富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份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
2013年5月,花园村召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暨第一次全体股东代表大会。村总资产量化金额1973.68万元,折合成19万股,分配给1153位村民。量化股份后,该村集体股占23%,农龄股占52%,人口股占25%。2014年5月,安徽花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合作社股东随之成为公司股东。
“我当了股东,年年还可以分红,还能在村集体决策时说上话,没理由不赞成。”鲁大庆谈及村里的改革时说,他家的地被征收了,现在村里做点临工,“我和爱人分到314股,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好日子就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