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8月15日电(记者陈忠华、孙亮全)“石榴表示多子多福,这个现在不能多做,市场上卖不掉;绣着吉祥字的可以多纳点,这个卖得好。”84岁的杨玉枝老人坐在炕头上,一边同记者聊天,一边不忘在鞋垫上纳几针。
戴着老花镜,这个平时很少出门的农村老大娘,绘声绘色地给记者讲起了她理解的“炕头经济”。旁边筐里码好的一双双精致的鞋垫,在巧妙地连接起农村炕头与消费市场的同时,也激活了老大娘的市场意识。
杨玉枝老人所在的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王庄堡镇东庄村,是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晋北小山村,在册109户249人,有51户134人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四面环山的东庄,多是贫瘠的石头地,赶上好年头玉米亩产七八百斤,“捂住嘴就不错了,零花钱那是甭想。”
纳鞋垫,是村里几乎每个上点年纪的妇女都会做的营生。逢年过节给家人纳几双,走亲访友送两双,家里娶媳妇绣几双。心灵手巧的杨玉枝老人自当闺女时就学会了这个技能,纳了60多年鞋垫的她从未想过,这门手艺有一天也能挣钱。
转变始自村里第一书记高超的到来。当时,村民武秀兰纳了两双鞋垫送给他。高超在感叹农村大姐手艺好的同时,脑子也因此一转:这些鞋垫能否像工艺品一样走向市场呢?
说干就干。今年4月,东庄村“传统编制布艺手工作坊”在村委会开张了,作坊吸纳了12户农村妇女,最小的武秀兰53岁,最大的杨玉枝84岁。开张三个月来,一共卖了380双鞋垫,平均一双35元。
“成本两块多钱,一不耽误农时,二不耽误家务,炕头上闲坐着就干了。”卖了50多双鞋垫的武秀兰说,别看手工鞋垫费工夫,一个月只能做十来双,但确实能换来钱。
作坊里的每名妇女都有一个箱子,做好的鞋垫编着自己的号放到工作坊,由高超张罗着去销售。“好的卖得快,坏的退回来。”
小小鞋垫竟然闯出了一片天地。一时间,这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而一阵红火热闹过后,高超欣喜地发现,大娘大嫂们的市场意识正在被唤醒。“这可是村民脱贫最需要的东西。”
以前凭经验,妇女们想纳什么样式全由自己,现在有了作坊,大家开始习惯“什么样式好卖就纳什么”。
于是每隔10天,武秀兰她们就会聚到作坊开“市场分析会”。高超说是“市场对接”,可在妇女们眼里,就是“呱啦呱啦谁纳得好,哪个样式卖得快。”
不识字的杨玉枝老人如今也能纳出绣着“爱”“幸福”等字样的鞋垫。几个月下来,鞋垫给老人带来近千元的收入。
村民们脑子里“市场弦”被拨动后,个个干劲十足,有的搞起了柳编工艺品,有的种起了核桃,还有的瞄上了城市“阳台”,准备把村里“炒”好的羊粪蛋卖给城里人做种植花卉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