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通讯:不曾停歇的寻根之旅
新华社记者
“什么是中国?”这一困扰阿根廷人古斯塔沃·伍整整52年的问题,因为一次寻根之旅得以破解。
2015年秋,古斯塔沃回到父亲出生的地方——广东台山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他发现有些人跟他长得很像,突然产生了一种“家的感觉”,眼眶顿时湿润了。
那一次,他在中国待了近两个月,跑了9个省份、19座城市,中国的样子在他眼里慢慢清晰起来。
北上广的人挤人、新疆的辽阔地域、四川的多民族习俗……多样化的中国令他着迷。而中国人的友好也让他倍感亲切,“有时我向陌生人问个路,他就直接把我带到了目的地”。
这样的“中国”和他想象中的很不一样。从小到大,“中国”对古斯塔沃有着不同的内涵。
懂事时,“中国”是自己奇怪的姓氏、家里的中国字画、邻居投来的好奇眼神;少年时,“中国”是纽约的中国城、塞得满满当当的杂货铺以及父亲埋在收银台后的背影。
在与父亲共同生活的16年间,古斯塔沃很少听父亲说起中国,父亲也从未教过他一句中文。之后,由于父母感情破裂,母亲带着他从美国纽约来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此,中国离他越来越远。
不惑之年,带着对“什么是中国”的疑问,古斯塔沃找到了当年与父亲一同抵达阿根廷的中国老友——一位生活拮据的画家。从他那里,古斯塔沃不仅学习了书法、国画、象棋,甚至还参与翻译了《道德经》。
“我把他看做爸爸的化身,他是我和爸爸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我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桥梁。”古斯塔沃回忆道。
2010年,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对了解中国的渴望,古斯塔沃与一名阿根廷汉学家及一名阿根廷记者,共同创办了当地第一本介绍当代中国的西文季刊《当代》。
“最近十几年来,中阿经贸合作飞速发展,想要了解中国的阿根廷人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我。但当时,真正了解中国、可以讲述中国故事的阿根廷人寥寥无几。”古斯塔沃说。
为了拉近中阿之间的距离,古斯塔沃邀请出生在阿根廷的华人后代、当地的“中国通”、两国文化交流的参与者等,通过《当代》这一刊物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介绍中国,为当地读者打开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展现了一个不带偏见、不同于西方叙事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