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 记者 霍艳恩 摄
谦逊平和,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大学毕业担任基层林场技术员,到成长为塞罕坝林业事业发展的领军人,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坚定。
“我们正在制订全场发展总体规划和总场场区建设规划。”刘海莹说,塞罕坝以55年的坚守,以永不言败的担当,构筑了一道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征途万里犹长,他说,愿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这里的绿水青山,塞罕坝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做好第二代塞罕坝人
“我们上大学是国家免费培养的,毕业时国家包分配,听从组织安排是应该的。”在刘海莹看来,他到塞罕坝工作,没有任何理由,服从国家需要非常自然。
1984年,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舍弃了老家秦皇岛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
当时的塞罕坝,正在掀开历史新的一页。1962年到1982年的二十年间,塞罕坝机械林场全面超额完成了批复建场时下达的各项任务,森林面积已初具规模。
塞罕坝变了,不再“风沙弥漫,草木稀疏”,但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到基层林场去,大多数时候仍然要靠步行,能坐上马车牛车算是“幸福”的。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可蔬菜仍是稀罕物,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像样的饭。
有一次,刘海莹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仪器上山进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随身带的烧饼滚下了山,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只好空着肚子完成了全天工作。“这些真算不了什么,比起第一代塞罕坝人,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刘海莹满足地说。
担任基层林场技术员,他每天工作在生产施工第一线,并迅速成为技术中坚。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林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荒山造林,成活率不得低于85%,保存率不得低于80%。迹地造林,成活率不得低于95%,保存率不得低于90%。营林作业不能超面积,不能超采伐强度。严格控制旅游发展规模。”和刘海莹是大学同学的现任总场副场长张向忠说,在刘海莹等历任林场领导班子努力下,塞罕坝造林营林体系逐步完善,林场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