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7日电 题:“蛟龙”南海峡谷探险记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5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布放入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6日搭载科学家潜入南海东北部海底,遇见非同一般的深海峡谷景象,经历了一段独特的旅程。 “蛟龙”号潜入深海,是为了探索海底浊流。我国南海东北部发育着大量的海底峡谷,是全球公认的研究现代海底浊流的天然实验室。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6日搭载科学家潜入南海东北部海底,遇见非同一般的深海峡谷景象,经历了一段独特的旅程。
“蛟龙”号潜入深海,是为了探索海底浊流。我国南海东北部发育着大量的海底峡谷,是全球公认的研究现代海底浊流的天然实验室。
刚抵达海底就遇上“陌生环境”
7时11分,“蛟龙”号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到达水面,5分钟后开始下潜。8时57分,“蛟龙”号抵达2900多米的预定深度,开始作业。
“作为主驾驶,抵达作业区后,我按照科学家的要求驾驶‘蛟龙’号找沙波。下潜之前,以前的研究资料和科学家推测这里是沙波,下来一看,并不是这么回事,地势起伏要更剧烈一些。”实习潜航员刘晓辉说。
这是“蛟龙”号的第140潜次,也是刘晓辉第八次随“蛟龙”号下潜和第二次主驾驶“蛟龙”号深潜海底。随他一道下潜的是曾下潜过60多次的潜航员唐嘉陵、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毕乃双。探察海底浊流,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的科学目标之一。
深潜归来的毕乃双告诉记者,刚下到海底时,就遇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这里的地势与原来所见文献以及自己的推测完全不同,原以为是浊流冲刷下来的堆积型沙波,而实际上是侵蚀型沙波。”
海底渔网让“蛟龙”号吓了一跳
唐嘉陵说,驾驶“蛟龙”号这么些年,这还是第一次走海底峡谷。这里相对于其他海底能见度低,平时能看到五六米深的海底,这里只能看到二三米,驾驶要更加小心些。
“12时44分,我们在近底航行时发现废弃的旧渔网,这个对潜水器很危险,一旦被卷入‘蛟龙’号的推力器,就会导致潜水器失去动力。发现渔网后,我们第一时间避开了渔网。”刘晓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