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戴秉国忆访美:我的“特别使命”——阻断通向“台独”之路
关于台湾问题,我们的那些话翻来覆去地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人家可能都听腻了。封一个“特使”头衔给我,我拿什么“特别”的话去跟人家谈呢?
近日,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回忆录《战略对话》一书出版。
书中第三章“特别使命”,记录的是他2004年3月初,也就是3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作为中国政府特使,穿梭于美、德、法、日、俄间,向各方阐明对台立场的历史片段。本文为其访美记录,如今读来,依然有不少启发。
出发前:拿什么“特别”的话去谈?
出访前夕,我独自坐在外交部办公室里琢磨,去后该怎么谈呢?关于台湾问题,我们的那些话翻来覆去地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人家可能都听腻了。封一个“特使”头衔给我,我拿什么“特别”的话去跟人家谈呢?
我们过去的一般说法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而现在,我们必须向美方指明“台独”问题的紧迫性和现实性,让对方正视问题十分严重。如果美国仍然听之任之,不采取措施,那么台湾可能就要真正走向所谓“独立”了。到时候,美国人怎么办?是不是愿意跟中国人再打一仗呢?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拷问。
问题的要害与实质是,美方究竟是要“台独”还是要美国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是不是会为一小撮“台独”分子而与中国这样一个核大国兵戎相见?我看不见得。美国人民不愿意打仗,更不会为了一个所谓的“台独”与中国人打一场血仗。两个拥核大国爆发冲突,不只是中美两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这就要促使美国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双方讨论的焦点明确下来。
戴秉国此次访问美国,一共安排了11场会谈、会见,见了国会、国务院、国防部的政要,还有一些前政要和知名学者。限于本文篇幅,选择三场有代表性的会谈。
会见学者:拔掉“定时炸弹”的“引信”
美国人时间观念强,喜欢开门见山,我们需要观点鲜明,在有限的时间里引起对方的兴趣、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