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很多老人退休后依然在工作。图为勃兰登堡州一家酸黄瓜腌制厂的老年女工在工作。
木制长条桌前围坐着几位白发老人,有的喝咖啡,有的闭目养神。报架上摆着前些天的《图片报》和《南德意志报》,旁边的电视里播放着德国电视一台的新闻——这家给德国老人办的养老院地点却不在德国,而在一座距离柏林900公里的波兰城市。85岁的约翰·塞特纳已经在这儿住了有一段时间,他不准备回德国了,“那里生活成本太贵。这里吃住有人管,还都说德语。”
这是德国媒体报道的一个场景。几万名德国老人像塞特纳一样,在国内养不起老,只能选择出国:西班牙、波兰、土耳其、泰国……德国正面临严峻的养老难问题。
现在的工人很可能干了一辈子,退休金都不够生活开支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养老保险的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为国民提供了全面保障。养老保险共分三部分:公共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政府支持的私人养老保险。公共养老保险是绝大多数退休者的主要生活来源。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德国公共养老制度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首先是老龄化加剧。预计到2030年,德国人口规模将从现在的8200万减少到7700万,到2060年进一步缩减到6500万。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到2040年,领取养老金与缴纳养老金的人数比将从53%增至73%。其次是养老金池捉襟见肘。2015年德国养老金支付出现40亿欧元的赤字,预计到2018年赤字额将增至80亿欧元。最后是支付贫富差距拉大。德国经济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显示,收入最高的20%的人领取了40%的养老金,收入最低的20%的人则只拿到7%。
有分析认为,两个因素加剧了德国养老体系的困境。首先是欧洲央行的零利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本来已让很多投资型养老基金损失惨重,零利率更让养老金池的增值成为空想。其次是短期工大量增加。很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雇佣了大量临时工、短期工,这些劳动者的工资较低,相应缴纳的养老金也少,未来他们能领到的养老金就更微薄了。
退休后有可能陷入贫困成为不少德国老人面临的问题。1985年,一名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是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57%,2014年降到48%,预计到2030年将只有4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0年德国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为1500万,2013年为2520万。德国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养老金替代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德国《商报》不久前一篇报道警告,养老金已经成为德国的一颗“定时炸弹”,现在的工人很可能干了一辈子,退休金都不够生活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