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主人公葛任向其他留苏的中国人一样,有一个俄国名字,叫“忧郁斯基”。小说中解释说,葛任这个人,每天都很忧郁,也很犹豫,起这样一个名字,是为了告诫自己不再忧郁,也不再犹豫。这倒是非常符合中国人取名字的传统,名与字号有讲儿,在字号中融入旨趣抱负、居住环境、个人特征、官职或封爵、谥号。小说第一部分的历史口述者白圣韬医生有个近乎外号的俄国名字——毛驴茨基。
“忧郁斯基”也好,“毛驴茨基”也罢,这是作者为小说服务设定的名字,倒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俄国自从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后,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满怀救国救民志向的革命青年,纷纷远赴莫斯科学习苏联经验。1921年10月21日,苏联政府决定在莫斯科成立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也就是葛任去的学校,开设很多国际班,其中有中国班,专门为东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以及之后成立的苏联中亚各民族培训干部。1921年春,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从上海出发,经过三个月的跋涉来到莫斯科。后续的1923年到1924年,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聂荣臻、蔡畅等人陆续来到东方大学接受学习和培训。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苏联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在莫斯科成立另外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中山大学,此后很多来苏的中国人就在这所学校学习。这些人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邓小平、张闻天、王稼祥、左权、秦邦宪(博古)、杨尚昆、伍修权等等;国民党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谷正纲、康泽、汪少伦、邓文仪等等。这些中国学员后来多数都成为了国共两党的核心力量。下面就来说说这些人的另一个身份。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多佐罗夫
俄罗斯社会政治历史国家档案馆的卷宗里,有一个名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多佐罗夫的中国人,学号233,这个人就是邓小平。起初,也就是1926年1月,邓小平和中共欧洲局党员、中国共青团团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17位同志,途经德国、波兰到达莫斯科,先是入了东方大学,十几天后才转到中山大学。邓小平的朋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欧洲支部负责人傅钟,他的俄文名是阿列克谢?戈奥尔吉耶维奇?基万科夫,邓小平的叔父邓绍圣的化名是弗拉基米尔?尤利耶维奇?达尼利内姆。使用俄国名字是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但是具体的化名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起化名时比较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