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装甲部队
“魔鬼路”蕴含的打赢密码
——亲历某训练基地一条“战场机动路”
■本报记者 周远 胡春华 通讯员 刘显伟
某训练基地有一条“战场机动路”。近20支参演部队都领教过这条路的艰险,参演官兵由恨到爱,不约而同地称它为“魔鬼路”。
这条路有那么玄乎吗?日前,记者慕名前往,从头到尾走了一圈。
战场充满变数,岂有“轻车熟路”
这条路,坡陡。走上这条战场机动路,一个坡接着一个坡伸向远方。最陡的几个山坡,坡度都在30度左右,达到履带装备通常的爬坡性能极限,上坡时驾驶员看不到路、只能看到天。别说大型装甲车,连人走着都困难。基地的一位参谋悄悄告诉记者,首批演习部队的第一辆装甲车过这个坡,是打了三个滚下来的。虽然车未损、人未伤,但在场的官兵都出了一身冷汗。
这条路,弯急。机动路全长百余公里,一半以上是狭窄的单车道,找不到超过百米的直路,接近90度的急转弯就有十几处。在这样的路上驾驶战车,驾驶员需要时刻高度紧张,稍有不慎就会冲出道路,酿成事故。
这条路,水深。部队战场机动时最怕遇到涉水路面,处理不好车辆很容易侧滑、淤陷、灌水。可这条路偏偏有长达数公里的涉水路面,涵盖了水渠、河滩、河道、水网稻田等多种地形。涉水路面部分路段水深达1米多,有的装备到水里只能露个头。
在这样的道路上,导演部要求参演部队昼夜行军走两圈,其难度可想而知。去年6月道路建成以来,该训练基地共组织了8场演习,先后有近20个团以上单位参加了战场机动,至今只有一个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机动任务。
路难行引起的连锁反应,更让参演部队吃尽了苦头。
有油供不上:由于山坡太陡,装备爬坡时倾斜严重,如果油箱油量不充足,即使有油,油嘴也“喝不到”;有维修车上不去:道路狭窄,前方车辆出故障,后方维修车被堵在后面干着急;不少装备平常爬个小坡没问题,遇到这样的大陡坡,动力不足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