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北斗终端
第二十六集团军某旅紧贴部队转型发展练兵备战——
演兵场上谋新思变
■孙学占 牛涛 本报特约记者 陶连鹏
1
回望演兵场,一连班长张孝举印象最深刻的是建军节那天的一场战斗。
当时,天微亮,张孝举带领全班掩护破障分队在前沿开辟通路。当破障分队前出时,突然冒出两个蓝方火力点对路口交叉射击,多名破障手被击中……
怎么办?张孝举当机立断,一边命令全班对“敌”火力压制,一边掏出单兵指挥信息终端,对照现地地形,标记“敌”火力点坐标,成功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都说未来战争是班长的战争,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走下演兵场,握着单兵指挥信息终端,张孝举思绪难平。
“只要下足工夫,每个人身上都能‘抠’出新的战斗力。”从张孝举身上,该旅官兵看到的是从传统步兵班长向末端作战单元指挥员转型的潜能。
精兵强能没有终点。该旅将各军兵种作战力量运用原理、战法样式等汇编成册,提升官兵联合意识;广泛开展信息化装备集训、交叉换岗等活动,促进官兵素质复合升级。
与此同时,他们瞄准提升指挥效能继续“挖潜”:将新型装备技术参数融入指挥系统数据库;改进通信模式,实现配属兵种力量与本级指挥网络信息共享……
前不久,一场合成营攻防演练,该旅80%的基层指挥员能向配属兵种正确指示目标、提出作战需求,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2
无人机侦察“敌”战场红外影像,特战分队突破“敌”防御前沿直插指挥所,直升机掠地飞行火力急袭……10月下旬,鲁中某地一场夜间指挥所演练打响,该旅指挥多支新型作战力量轮番登场,快速实施立体攻击。
“这么多兵种,要攥指成拳,着实不易!”尽管此番演练进步明显,该旅领导仍然对几个月前的“败笔”记忆犹新——
鏖战“朱日和”,指挥员对陆航力量运用不当,机降分队落地后“羊入虎口”;城市进攻战斗,特战分队渗透破袭和引导打击本领使不出,权当地面突击力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