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翼铸造防空“火力网”
——中部战区空军某导弹师“英雄营”扫描
秋日,中部战区空军某导弹师“英雄营”官兵千里机动到达西北大漠演兵场,首次使用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运用“近快战法”组织射击,精准捕获、稳定跟踪,一举击落靶机。
演习归来,“英雄营”组织官兵集中观看纪录片《角逐超高空》,透过历史细节,感悟老一辈空军地面防空兵战胜强敌的英雄气概和攻坚破难的创新精神。营长王春田告诉记者,以“英雄营”为代表的空军地空导弹兵,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学习相伴、以创新为翼,开创了一个个防空史上的辉煌,铸造了多空域防空的“火力网”。
很多人清晰记得,“9·3”胜利日大阅兵,“英雄营”作为空军地空导弹第一方队的主体,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车,第4次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一辆辆导弹战车,一枚枚倚天长剑,展示着大国威严,更倾诉着这支英雄部队的风雨征程。
“从引进地空导弹,到打下美蒋U2高空侦察机,这本身就是个创举!”王春田介绍说,当年该营接装不到一年就击落敌机,此后10年间,他们五进西北、六下江南,转战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击落入侵的高空侦察机5架,被国防部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
“拖着导弹打游击已成为历史,地面防空兵‘火力网’早已遍布神州!”从战功赫赫的第一代防空兵器,到国产新型防空武器,“英雄营”的每一次威武亮相,都折射出人民空军的迅猛发展。
创新力连着战斗力。历经多次换装,新型防空武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紧盯体系制胜不断创新,对人员和单元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从“全营一杆枪”向“全局一张网”的转型。
如今,部队上高原、登海岛,千里机动,进驻就打、打完就撤,一次任务全程机动,作战能力显著提升。营教导员马晓东介绍,他们抓住人才这个战斗力生成的源头,12名高学历干部骨干组建研发团队,开发各类作战辅助软件27个,编写教材资料100余万字,攻克“快速吊装雷达”“滑窗”战法等一批技战术创新成果,2人荣获全军首届军事建模大赛一等奖。
创新能力是战斗力生长的加速器。他们针对人工上报目标情报存在误差、耗时较长等弱点,开发指挥自动化软件,实现了信息传递“零时差”;针对野战指挥所的架设难题,将运输车改装为指挥车,“台、站、板、席”高度融合,指控手段和效益大幅提升。
那年冬天,燕山腹地。“英雄营”的特型车队在茫茫雪野中逶迤前行,到达山坳后迅速占领阵地。“敌机”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多批次向阵地袭来,自动化指挥舱计算机系统将目标的所有相关数据展现在显示屏上,指挥员按照最佳射击条件下达射击命令,5枚导弹全部击落目标。
创新基因的血脉传承,激发了强军兴军的活力。今年7月,“英雄营”11名营连干部参加空军组织的军事理论考核,创历年参演部队最好成绩。一次机动作战任务,两天三夜的长途跋涉后,“英雄营”突然接到命令:立即组织卸载,准备“战斗”,时间20分钟。官兵顾不上休整,按时完成卸载,即刻投入演练。演练结束,14个评比项目“英雄营”拿走13个第一。
创新点燃“英雄营”战斗力提升的“引擎”。换装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后,他们在体系对抗演习中先后击落“敌机”14架,在参演8个导弹营中名列第一。这些年,“英雄营”官兵用120多个第一,树起了地面防空兵部队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