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挽雕弓如满月——关于B-21轰炸机的思考
2月26日,美国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在美国空军协会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2016年度空中作战讨论会上,正式公布了美国空军下一代远程轰炸机的编号——B-21,同时公布了一张该机的外形图。至此,美国的“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计划已经显露出足够清晰的轮廓。
B-21面世的大背景
自从消息一经公布,国内外关于该机的介绍便不鲜见于多种媒体,各种介绍性能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提及的性能均是以LRS-B计划为基础,并由此引申而出。根据以往经验,真正B-21实机面世后,实际性能或许与媒体猜测有出入也并不为奇。美国B-2轰炸机面世之前的许多性能猜测与实际服役后的公布的数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仅仅根据一些推测的数据来对该机性能进行分析,可能就与实际效果差之千里。所以,在B-21正式数据公布之前,本文就不对性能参数妄加推断了。
作为下一代轰炸机,B-21的研制背景既模糊又清晰。说它模糊,原因在于美空军对目标性一度不是很明确,研究和论证进行过多次修改。从1999年的《远程轰炸机白皮书》到2004年的“下一代轰炸机项目”(NGB),再到2010年的“远程打击系统簇”之下的“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美军的轰炸机项目经历了至少3次大的变化。下一代轰炸机计划的多次变动本身具有战略对手不清,作战目标不明确的原因,同时也面临多型轰炸机并存,研制、采购、使用、维护成本巨大的现实问题。B-21是在美军现在保有B-52、B-1、B-2三型轰炸机的前提下,新研制的一种全新轰炸机,B-21的研制前提并没有明确说明要取代现有的何种轰炸机。而美军现役时间最长的B-52H反而明确将延寿服役至2040年前后,甚至会更长。这就意味着某个时间段内,美国空军会同时拥有4型战略轰炸机。这种局面在二战以后的各国空军装备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预见,美国空军将来在这个问题上会遇到来自国会或其他军兵种的问责与诘难。
说到清晰,不得不说B-21的针对性很明确。在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美国的国防政策也随国家战略调整。2012年发表的《国防战略指南》中,明确了结束大规模反恐战,将重点关注地区转向亚太并在该地区实施战略“再平衡”,将建军目标重新瞄准未来大国的挑战的战略。由此,美军的新一轮战略调整正式启动。美军的假定作战要素也调整为:
1. 对手国家具有较大面积和纵深;
2. 美军战区基地面临多种对称/不对称威胁、航母可能远离对手海岸线;
3. 美军支援远程打击的信息和后勤装备体系可能遭到攻击;
4. 美军将在强对抗或拒止空域内作战;
5. 战场上有大量移动目标或加固/深埋的目标需要打击。
从美军的假定作战要素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作战假想目标是指向中国。我国幅员辽阔,作为前沿力量存在的美国海军,能够对我国领土实施打击的范围实在有限,而且在东风-21D和东风-26公布于世后,美国海军作战力量的核心——航母编队也要避开我国反舰力量的打击范围,如此一来,导致美国海军航母作战群对我国内陆构成威胁的程度大幅降低。作为作战执行手段,远程打击是整个打击链中的重要一环。空军轰炸机便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展现远程打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