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近几年,我多次在欧亚美三大洲各国参会交流,发现各国朋友对中国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经济实力的急速增长和对外经贸活动的空前活跃。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如此期待的最重要原因。
对外经贸和投资创造多个“第一次”
外贸方面,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15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第一大外贸伙伴。
投资方面,2014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1290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比实际利用外资额高约200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据《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2014年,中国赴美投资首次超过美国在华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流量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826.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八,首次进入前十。
外贸与双向投资连创纪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总量在二战后GDP统计出现以来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数据库提供的数字,2012到2015年,中国根据购买力平价(PPP) 计算的GDP 从151543.22亿美元增长到195099.83亿美元,在2014年首次超过美国,2015年则超过美国的8%以上。即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6年1月做出的估计比较准确,即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不能进入世界前十,但是从增长的绝对数额来看,中国显然仍将占世界第一位。
国际社会很关心中国将如何运用强大的经济力量,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很多地区、很多领域第一次到场,第一次发出了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首次加入特别提款权,首次创建多边金融机构
金融归根到底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地位的上升必然反映到国际金融领域的改革中。
十八大以来中国一方面在现有金融制度安排和机构中增强了影响力,另一方面开始倡议创建新的金融机构。2015年11月,人民币第一次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占权重10.9%。而在五年前,IMF执行董事会曾在评估后否决将人民币纳入SDR。同年12月,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了2010年IMF改革方案,中国在IMF的股本份额占比从3.996%升至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