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今年一季度首亏 科大讯飞回应:刚需不因疫情削减

关于疫情对全年业绩影响程度,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疫情对2020年业绩影响有限,3月份订单恢复说明刚需仍然存在,公司后续将加快项目交付进度,把“时间”抢回来,刚需不因疫情削减。

星期四 2020.04.23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今年一季度首亏 科大讯飞回应:刚需不因疫情削减

财联社       2020-04-23 09 : 54
A+ A-

财联社(合肥,记者刘梦然)讯,科大讯飞(002230.SZ)今年一季度出现首个季度亏损引发市场关注。4月22日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当天同时举行2019年度及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关于疫情对全年业绩影响程度,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疫情对2020年业绩影响有限,3月份订单恢复说明刚需仍然存在,公司后续将加快项目交付进度,把“时间”抢回来,刚需不因疫情削减。

营收增长放缓

当天披露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去年实现营收为100.79亿元,同比增长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亿元,同比增长51.12%,扣非净利润为4.89亿元,较上年增长83.52%。

据悉,2019年是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战略从“人工智能1.0阶段”(以应用探索为核心任务)开始进入“人工智能2.0阶段”(以AI应用规模化落地为核心任务)。从具体的营收业务来看,消费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25亿元,同比增长43.99%,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35.96%,实现毛利17.08亿元,同比增长31.81%,毛利占比为36.83%。

不过,虽然营收已经突破百亿元,规模达到2015年营收的四倍,不过去年的营收增长速度依然较此前数年明显放缓。历年年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5.01亿、33.20亿、54.45亿和79.17亿,增长速度分别为40.87%、32.78%、63.97%和45.41%。

对此,科大讯飞董秘江涛解释称,2019年年初开始,科大讯飞在前几年人工智能应用探索的基础上,主动进行了一些产品的调整,加大了产品战略聚焦的力度,调整了一些非战略性的业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期的收入增速。

江涛同时表示,在聚焦以后有更多资源集中到战略性产品上,为未来几年科大讯飞更有爆发力的持续健康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补助依旧是科大讯飞一个重要利润来源,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3.30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2亿元,较2018年2.76亿元和2017年的0.77亿元有较大的增幅。

此外,截至2019年末,公司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较期初增长52.36%,应收账款为50.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31%。在具体的客户分布上,来自政府部门占比38%左右,金融机构和运营商占比12%,华为等大中型企业45%。

也正因如此,尽管公司在现金流上持续改善获得有效成果,2018年现金流突破10亿,2019年继续增长了33%,全年实现15.31亿的正向现金流。不过,江涛在业绩说明会上也坦言,由于应收款的总额现在已经达到了50亿,公司在现金流管理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司将投入更大力度进行管理。

预计三季度整体提升

在当天同时披露的还有公司一季度报告,当期营收为14.09亿元,同比下降28.06%;净利润出现季度首亏,亏损金额1.31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02亿元。在当天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普遍关注一季度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是否会对科大讯飞全年业绩造成冲击。

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方面。江涛介绍称,因为疫情期间没法到客户处去进行现场交付,To B业务的实施、交付验收收到很大的影响,对应的财务收入减少,导致一季度的整个报表出现了亏损。

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和复产复工工作的进行,3月份网上招标一些工作开始逐步恢复客户,现场的施工开始逐步恢复,整个生产逐渐开始转入正轨。据悉,3月份新增的中标合同额达到9.2亿,同比增长91%。

而对于公司受疫情影响的程度,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透露,一季度翻译机销量有所下滑,但公司将通过对冲机制形成一定的风险防控。目前,公司下游企业、供应商厂商已全部复工。

按照刘庆峰的预测,虽然疫情导致一季度收入无法确认,导致相应的招标延后,不过相关订单仍然在公司手中,公司目前多部门正在加班加点抢进度,预计二季度恢复增长态势,三季度达到整体增长态势。

不过,受疫情影响,除了B端业务出现延期之外,C端业务由于线下店面销售受影响较大,公司依然对全年预期做了下调处理。

对于未来公司规划,江涛表示2020年公司将继续丰富智能硬件产品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在科大讯飞方面看来,人工智能战略2.0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快产品规模化落地推广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抢占市场,以此实现人工智能的红利兑现。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F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