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全面封杀!地方监管要求平台停止“爬虫”相关放贷业务

一场针对金融类“爬虫”的围剿正在上演。多位北京地区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此前已收到来自监管要求,平台全面停止与“爬虫”有关的放贷业务,这也导致一些平台的基于“爬虫”的放贷业务全面暂停。

星期一 2019.11.11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全面封杀!地方监管要求平台停止“爬虫”相关放贷业务

财联社       2019-11-11 17 : 14
A+ A-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一场针对金融类“爬虫”的围剿正在上演。多位北京地区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此前已收到来自监管要求,平台全面停止与“爬虫”有关的放贷业务,这也导致一些平台的基于“爬虫”的放贷业务全面暂停。

实际上,针对“爬虫”业务的围剿,并非仅在北京地区。近日,中国互金协会也下发《关于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开展业务的通知》,再度提及“爬虫”业务,并要求各会员机构应及时就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开展自查,对数据合作方进行排查。

“这意味着平台如果没有自己数据基础,以后怕是无法再持续下去了。”一位互金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如今针对网贷行业的政策以退出为主,转型十分艰难。而针对“爬虫”业务的清理整顿,或将进一步加快行业的清退进程。

而此前,已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地区正在摸查区内所有大数据企业是否存在违规“爬虫”业务。

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相关监管方面暂未对此进行回复。

业务清淡 有平台已因爬虫全面停止放贷

“现在监管对‘爬虫’业务管的非常严格。”一家知名互金平台相关业务负责人李涵(化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与此前监管要求的“三降”效果叠加,李涵所在的互金平台总体放贷量已经大幅下降三成到四成。“我们家还算好的,主要靠自身数据做放贷支撑,但众多过度依靠爬虫作为获客来源的平台,打击更大。”

“爬虫”业务听起来高大上,也是在网贷等互金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但其实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爬虫”业务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技术”,而在这个名词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非法买卖等行为。

正如中国互金协会下发的《关于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开展业务的通知》中提及的一样,一些互联网机构以“大数据”为名,通过“爬虫”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或窃取、滥用、买卖、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个人隐私,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实际上,已有一些有平台已经因为‘爬虫’业务的问题,放贷业务已经被全面叫停了。”另一互金平台放贷业务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直言,因为该平台几乎全部依赖外部“爬虫”,在强监管之下,平台就不得不停止一切放贷业务。

财联社记者在上述人士提及的相关平台网站上看到,该平台几乎暂停了所有投资标的,但仍有一个3天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的标的可投资。财联社记者试图联系该平台官方进行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暂未收到该平台的相关回应。

源头已断 大数据公司称已不敢涉足爬虫业务

平台自查,只是针对“爬虫”业务的整顿方向之一:作为网贷平台经营中的标配,如果只是自查大数据“爬虫”业务,恐怕不少平台由于过度依赖这种数据开展业务,自查效果不会太好。

在财联社记者调查时发现,提供“爬虫”业务的源头实际上早已被切断。

“现在谁还敢给金融相关的平台及公司提供‘爬虫’业务?”中部地区的一家大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婕(化名)向财联社记者直言。

据向婕透露,她所在的大数据此前确实有相关的“爬虫”业务,也曾因此陷入为“714高炮”提供数据的舆论旋涡中,但随后公司便着手切割“爬虫”类业务,停止一切与“爬虫”相关的业务。

实际上,针对大数据公司的排查风暴早已从今年9月份开始:多家大数据公司被查,相关涉案人员均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整个行业的“大洗礼”已经上演。而各地监管指令也陆续被曝出:以北京为例,10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金融局窗口指导摸排区内所有大数据企业是否存在违规“爬虫”业务。

“此次对爬虫行业清理整顿对于风控外包的网贷平台影响比较大,这意味着这些平台将面临更高的数据成本和风控要求、风控模型需要重新搭建。”网贷之家研究员张叶霞认为,特别是对于中小平台来说,爬虫服务“断供”意味着其需自建数据体系或选择其他合规的第三方数据公司,而无论是自建数据体系或接入其他合规数据源,运营成本和风控要求均会大幅提高,这些平台或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也会进一步加快行业出清。

退出为主 艰难的转型之下多行业正受冲击

“爬虫”风波不仅仅让网贷行业受到影响,依赖各类助贷机构业务增长支撑的银行,尤其是自身数据能力、获客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银行,也同样受到波及。

在10月24日,央行也曾发文紧急调研银行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合作情况,同时请各机构排查自身业务中是否存在违规“爬虫”行为,矛头直至助贷业务。

助贷业务,是当下网贷等平台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所谓助贷,是一些助贷机构向银行等持牌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客户资源的一种模式。一些银行,尤其是没有自身数据开发能力的中小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客户资源,有的还出现了实质性的风控外包状况。

张叶霞直言,与网贷行业一样,爬虫数据也是助贷业务风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对于爬虫的整顿,势必会对助贷业务产生影响,如在进行风控时,部分特征数据将会缺失,需重搭风控模型,这会直接导致助贷业务收缩,特别是对于过渡依赖于外部风控数据和爬虫数据的助贷平台在反欺诈、风控、贷后催收上都将面临非常大的考验。

“当下监管对于网贷平台转型助贷模式似乎也并不认可。”一位网贷行业资深研究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下无论是对金融监管资质等要求,还是各地对于助贷的文件来看,助贷模式已经收到了诸多限制,但网贷平台转型成为小贷公司,甚至是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也并非易事。“由此来看,退出历史舞台将是这些网贷平台最终的宿命。”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