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美术专业,古人也不是要生产以审美为目的的纪念品,才发明出龙凤之类的。虚拟现实的想象力源于文明国家出现之前很久的石器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深厚的精神传统。龙,在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古文物表明,玉石这种媒介物是中国史前先民发挥自己虚拟想象的重要物质。从北方的红山文化到南方长三角地区的崧泽文化,都表明龙形象在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在玉器上了。
图为浙江桐乡普安桥出土崧泽文化玉龙,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崧泽之美》一书。
在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可以看到良渚古国统治者身上穿戴成串的玉牌上刻画有龙头,玉手镯上也突出刻画龙形象。这些龙形玉器是幻想产物,主要作用是沟通人与超自然世界。前面(注:【龙年话龙】第二期)我们讲过龙形玉器如何成为天人沟通、人神沟通的中介物,龙的出现,接替以往由玉礼器单独承担的通神通天的仪式功能。
龙和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了权力、威严和神秘能量。古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龙和凤的幻想。尤其是玉器造形上增添龙凤形象后,表示对无机物玉石的神圣性再激活,人类敬天拜神行为也就有了更加直观生动的虚拟助力。如此,呈现为先玉后龙凤的仪式法器制度,建构出国人以礼为尊的精神世界。到了秦始皇和汉高祖时代,开始将龙和天子相比拟,催生把统治者比为“真龙天子”的联想习惯。而后,在20世纪的通俗文化语境中,再催生出龙的图腾化想象,即“龙的传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