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项目初见成效
说干就干,2018年8月底,何智升和队友们便结合服务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们的年龄阶段、思想特点,展开了对项目的构想。如何能让孩子们充分地学习到传染病防治知识,这是他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当时我们经过多次设想,最终确定,要把抽象的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得生动形象,就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形式来进行宣传。”何智升说,“于是,‘绘本’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何智升和队友们的项目构想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昌都市委市政府、团昌都市委和华南师大团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同时,为了确保绘本内容的专业性,何智升和队友们反复向多所专业机构寻求指导,不断打磨内容,并由华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志愿者执笔绘画。经过选题、撰稿、翻译、绘画、上色、排版等环节,历时近4个月,他们终于编制出了适合西藏青少年使用的汉藏双语彩色绘本,《再见!传染病小怪兽》诞生了。
“在绘本创作完成后,我们的项目也逐渐呈现出了‘依托绘本辐射发展’的态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初,我们设计开发了绘本阅读、绘本故事讲解,面向昌都农牧民子女宣传科普肺结核、包虫病等9种农牧区常见传染病的日常预防;进行了‘七步洗手法’实践演练;通过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视频连线,在昌都开展了6个主题的‘再见!传染病小怪兽’健康课堂,内容包括预防传染病知识彩绘、趣味知识测试等。”何智升说。
创新“身心并重”课程体系
从2018年开始,“再见!传染病小怪兽”项目在连续五届研支团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熟。2023年8月至今,第25届研支团队长王婕婷带领研支团对该项目进行持续深化,在实现常见传染病知识理论科普的基础上,继续深耕心理健康板块,深化创新了“身心并重”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守卫舌尖上的健康”饮食安全课、“玩转篮球”趣味运动课、“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愈课等课程,不断扩大项目受益面,推动了当地卫生健康发展。其中,“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愈课程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