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日合作社探索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饲草及喂养,合作社提供养殖设施和集体草场,牧民提供适龄健康牦牛的机制实现三方合作,去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60余万元。
牦牛是当地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和群众需求的推动下,红原县以“草原增绿、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辐射带动全县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型。去年4月,红原成功入选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
好消息不断传来。今年8月,红原与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广牧草科技化、自动化、工业化种植技术和科技应用,这意味着将来红原牦牛在冬季也能吃上绿色鲜草。
“加快提升草原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红原已基本形成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牧民持续增收的‘红原模式’。”红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地养殖企业化、牧场生产现代化、科技服务团队化。
做活“牛”文章 文旅增添新IP
红原是阿坝州唯一纯牧业县,也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红色是其最鲜亮的底色。如何深入挖掘“红色草原”?又如何推进“红色草原”文旅融合发展?
8月23日,全国“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会在红原县举行,会议宣布成立全国“红色草原”联盟,红原县当选为全国“红色草原”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红色草原’联盟的成立,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商共谋、共建共享、共护共治‘红色草原’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红原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联盟的成立将促进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全方位提升,形成具有红原特色的文旅品牌、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