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寻找香格里拉》的十几年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探险家,阿来多次驱车前往木里,手持斯蒂芬妮·萨顿为洛克所写的传记《苦行孤旅》及洛克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追寻着“洛克路”。阿来透露,《寻找香格里拉》其实是根据真实人物事迹写的电影文学作品。当时写的时候,文体有点新颖,“介于剧本和小说之间,所以有镜头感,甚至有旁白的出现等等。”
把矛盾中的历史人物真实展现出来
文学评论家黄德海分享了他阅读《寻找香格里拉》的感受,“这本书讲的不是历史故事,而是讲那些事情怎么一步步发展过来的。”阿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洛克,“他有充满斗志的表现、昂扬的精神,对植物学的贡献也值得我们钦佩。但是,他同时也有面对事情的骄横、自私和冷漠。作品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不是一味地歌颂探险和学问,也不是一味展现他的骄横、傲慢,而是把矛盾中的历史人物真实展现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黄德海认为,《寻找香格里拉》看起来写的是历史人物,但其实在讲述人类是如何互相认知、互相串联、互相走在一起的,这也恰好符合这届书展的主题“叙事共同体”。“‘叙事共同体’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是一体的,包括小说,包括电影,包括电视,包括动漫,甚至包括游戏,这是一个叙事共同体,他们都在叙事,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打开想象世界。在不断对一个人物、对一段历史的讲述中,我们的认知在丰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