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天,住在北京的赵阿姨收到了大女儿从网站发给自己的年货包裹。
女儿虽然身在国外,因为家庭原因,春节无法回国。但是,身为网购达人的她,经过细致的计算,成功地让天南海北的商家把到货时间统一到了两天之内,老妈只出门取两趟,就拿到了饱含自己心意的全部年货。
女儿在到货之前一天才告诉妈妈。赵阿姨说,家里的冰箱冰柜都满了,小区不远有年货大集,想要什么非常方便,可别再买东西。
女儿说,正因为现在的东西多,所以得挖空心思找点不一样的。
“具体地说,原则就是找点别人家乡的好东西——吃到嘴里事小,情绪价值要大。”
说起寄给老妈的年货,女儿颇费了一点心思:“每种礼物都有寓意的!要把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双数是家乡送礼物的传统,“四”取“事事如意”的意思。
女儿选了哪四样东西呢?
首先,是故宫的春联。身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近来与民同乐,精致典雅,贴合潮流,获得国内外华人的一致喜爱。来自故宫的祝福,自然是送给老妈的好礼物。其次,来自长江沿岸的乡土腊味礼盒。赵阿姨是南方人,虽然近年来随着小女儿寓居北方,每逢佳节都有些想念南方的食品。第三,来自女婿家乡的枣泥核桃糕,象征着大家庭的关爱和问候。第四,来自赵阿姨下乡地方的南瓜籽,给她带去青春时代的记忆。
赵阿姨是50年代生人。她目睹了祖辈父辈准备年货,自己年轻时候也给孩子们准备年货。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开始接受他们送来的年货。回望这么多年的年货历史,赵阿姨很感慨。
赵阿姨理解孩子购买风鸡的用意,因为,这是物质富足年代美好记忆的开端。
上世纪90年代,每年冬天,赵阿姨都自己动手做风鸡,并因此成为亲友过年的期待项目之一。做风鸡之前,赵阿姨每年掰着手指计算。南方的姐姐两只,北方的哥哥两只,乡下的老母亲两只……寄东西之前,在白色的粗棉布口袋上清楚地写好地址,再用大针穿上缝被子的棉线,细细密密缝好袋口。把包裹在自行车后座上绑好,到邮电局去排队。春天到的时候,南方会寄来大包的茶叶、新鲜的炒米,北方会捎来新作的粉皮,还有刚熬的红薯糖。
80年代,年货是赵阿姨夫妇和女儿们的共同记忆。
那时候,普通人渐渐地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阴影。但因为物流的不通畅,身处淮河以北的一家人,在春节到来之前,不免也要为食物丰足而精打细算。冬天到来之前,要买大白菜存起来,沿着墙堆放整齐;收集吊盐水的瓶子,把西红柿切碎装瓶蒸熟,就是一瓶瓶番茄酱;在腊月里买上一堆青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在院子一角的土地上挖一个坑埋起来……
赵阿姨说,再往前的六七十年代,乃至五十年代,普通人家年货就更加简单。
赵阿姨在农村长大,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农民辛苦一年,到了节前,钱再少,也要想方设法地买上半斤猪肉回家。没有大鱼,也要买条小鱼,放在年夜饭餐桌的正中间,取“年年有余”的意思。那时候农民家养鸡,母鸡下了蛋,一个一个攒起来,拿到集上的副食品商店卖掉,换回针头线脑,一家人的日用。但是,总要想办法留几个鸡蛋在家里,春节的时候,上桌慰劳常年吃不到鸡蛋的家人。
七十年代,赵阿姨下放到农村的生产队。
那个时候,农民的鸡蛋已经不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农村和城里的物资都是凭票供应,大件东西可能还要托人。春节临近,城乡的人们,年货依然是炸丸子、蒸年馍、炸果子、熬红薯糖。 那个时候的生活,比之前好一些。孩子们也像祖辈父辈小时候一样盼过年。
过年的时候,大人心疼一年到头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的孩子,多少能买一点糖。那些糖可不像现在这样花样繁多,就是硬邦邦的水果糖,用纸包着。孩子们拿到糖,都是含在嘴里慢慢吮吸,一粒糖能吃好久,可以甜很长时间。
农村人有富余了,会在过年的时候熬一点红薯糖、麦芽糖,想尽办法做一点米花糖,这是孩子们念念不忘的好年货了。能在家吃精米白面,甚至还有糖,就是最大的福。
回望历史,赵阿姨经常感叹,说现在的糖好像不如小时候甜了,可能是小时候没见过东西,觉得那个糖甜,现在呢,每天都是年了。
她还说,孩子体谅理解自己,过年的时候想方设法给自己搞点不一样的年货,“情绪价值加满”,这可能就是甜上的甜了。
至于年轻人,早就没有大张旗鼓备年货的习惯。
超市大年初一就开门,过年之前,最多也就是买个两三天的食物。年轻人过年的时候都是玩,都要追求健康,追求不一样。赵阿姨说,外甥一家在春节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定好了飞往南方的机票。准备在难得的假期里带一家老小,充分享受南国风光。侄子一家呢,今年不回家,过年的“年货”主题是健康和阅读。他们买了健身房的家庭年卡,白天活动,晚上读书,说要在人走空的城市里好好地休养一下身心。
“以前的年货是相同,现在的年货是不同,你说,这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