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确认5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2019-05-10 11:54:46
A+ A-

原标题:Qnews|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确认5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0日通报,5月8日至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前往湖南岳阳,新确认了5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95岁的凌奶奶、余奶奶,102岁高龄的刘奶奶,99岁的杨奶奶,92岁的吴奶奶。(姓名及图片获得老人及家属授权公开)

至此,全国范围内经过认证且还在世的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人数增至16人。

微信图片_20190510105928.jpg

凌英嫂:冒死逃出慰安所

凌英嫂,湖南平江人,1924年10月生。凌英嫂8岁即作为童养媳嫁人。

1939年秋,日军来到平江,将凌英嫂抓住关进当地的屋子里。

后来凌英嫂的大嫂也被关了进来,还有一位从外地来避难的妇女也被关进来。屋子里没有床,更别提被子,只能睡地上。

她们三人在这间屋子里受到日军的凌辱,稍不顺从就挨打。

凌英嫂当时感到很害怕,但只能任由日本人欺负。日本人不分白天晚上,成群结队来这里。

凌英嫂还听到其他房间的妇女发出的凄惨的叫声,其中有个叫彩大嫂的后来得了精神分裂症。

凌英嫂心想,如果不逃走就会被日本人折磨死了。四天后傍晚时分,凌英嫂和其他两人趁日军吃饭疏忽之际,从慰安所冲了出来。

日军发现后,开枪射击,外乡人当场死亡,大嫂右手臂被击中,凌英嫂侥幸逃了出来。

逃出来后,凌英嫂在山上躲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敢回家。

微信图片_20190510112532.jpg

刘年珍:至今都能梦到日军威胁

刘年珍,湖南岳阳人,1918年4月生。

1944秋,日军来到刘年珍的老家岳阳,村民闻讯纷纷逃跑躲避。她也想逃走,连鞋子都跑掉了。

但是日军最终还是将她和其他女孩一起抓住,分别关进了山上的棚子里。而这些棚子曾是村民为了躲避日军骚扰而搭建的临时避难所。

为防止刘年珍逃跑,日军将她的双手和双脚用绳子捆住,她当时赤着双脚,非常害怕,整个人蜷缩成一团。

后来日军要来强暴她,她开始反抗。日军拿枪托打她的脚,还用刺刀威胁,如果不从就杀了她。直到现在她还会梦到这个场景。

就这样,刘年珍遭到日军的野蛮凌辱。据她回忆,日军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来欺负她,一来就是好几个日本兵。

刘年珍被关了最少七八天,也可能有十几天,她自己也不记得了,因为当时每天都很害怕,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一天晚上,她趁日军疏忽,瞅准机会从山上逃了出来,一直跑回家里。

刘年珍婚后无法生育,从弟弟那过继了一个儿子,目前由养子在照顾。

微信图片_20190510105932.jpg

杨桂兰:因日军摧残未能生育

杨桂兰,湖北通城人,1920年9月生。

1939年4、5月间,日军来到杨桂兰的娘家湖北通城,打死了她家的邻居,将她在内的三人抓走,其中一人叫三妹子。

日军将杨桂兰和其他被日军抓来的妇女一起关在村子的祠堂里。日军蛮横不讲理,对杨桂兰施暴。杨桂兰不从,日军就随手拿起东西打她,她很害怕,整个人都是懵的。

日本兵一来就是一伙人,也不分白天还是晚上。

日本人计划将杨桂兰送到更远的地方,她想如果不逃走就没命了。在被关了十几天后,杨桂兰伺机逃了出来。

杨桂兰也不敢回家,在外面躲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家中。

因为日军的摧残,杨桂兰未能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

丈夫知道她的遭遇,但一直对她很好。杨桂兰也很感激丈夫,即使丈夫去世十几年了还十分想念。

老伴去世后,杨桂兰住进了当地福利院。今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由亲戚凑钱雇人专门照顾她。

微信图片_20190510112536.jpg

余爱珍:曾央求儿媳不要节育

余爱珍湖南平江人,1924年3月生。

1944年被日军抓走关在当地的慰安所,十几天后自己逃了回来。

这段经历余爱珍从未跟别人提及,因为婚后无法生育,余爱珍领养了一个儿子。

当儿媳妇生完第三个孩子需要节育时,余爱珍央求儿媳不要这么做。

她此时才把自己被日本人糟蹋的事告诉儿媳,说自己就是被日本人欺负了才没有自己的孩子。

余爱珍特别疼爱孩子,三个孙辈都是由她带大。养子三年前去世,目前由儿媳照顾。

微信图片_20190510112540.jpg

吴俸贞:不顺从日军就会被鞭打

吴俸贞,湖南平江人,1927年12月生。

十四岁时便嫁人,十七八岁的一天,她从妹妹家里回家,在村口被日本人关进当地慰安所。

日军野蛮对待吴俸贞,只要她不顺从日军,日军就用脚踢,用皮鞭打她。

十几天后,吴俸贞设法逃了出来,被村民送回家。回到家的吴俸贞遍体鳞伤,丈夫用草药为她疗伤。

这段受害经历使吴俸贞倍感羞耻,只是和妹妹聊天时才会说说当时的悲惨经历。

因吴俸贞的遭遇,她常遭别人冷眼相待。

吴俸贞87岁时做了开颅手术,导致思维不清,记忆模糊。

但日军给她造成的伤害有时仍然会触痛她的神经。目前由三个儿子轮流照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屈畅

编辑/倪家宁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