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在海军装备部门的会议室召开。于瀛说,那时没有现在的电脑手段,他们只能把照片放大到最大尺寸,贴在胶合板上,配上简短的图注,当时这叫“拉洋片”。张日明逐一介绍,于瀛配合着更换展示板,刘华清等同志听得很认真。汇报结束后,刘华清对张日明说:“胖子(张日明),你讲了这么多,我一下子也记不了,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小点的手册,我给上级领导汇报的时候可以看。”后来张日明和于瀛就连夜制作了手册,第二天就给刘华清送了过去。
以这次汇报为开端,七院开始组建航母的论证队伍,1970年7月,七院召开了成立大会,航母项目启动。
刘华清后来在回忆录中也写道,“早在1970年,我还在‘船办’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
但不久之后,由于一系列变故,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
1986年11月,刘华清同志检阅来访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编队。
2、1975年一次“憋不住”的汇报
“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但是,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
1970年的搁浅并未冷却刘华清对航母火热的心。
在1975年的一次“憋不住”的汇报中,他又一次向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
当时,海军刚编制了第三个规划,也就是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开始两个我参加了,后一个不让我参加,有些情况是事后才知道的。”刘华清回忆道。不让刘华清参与编制的原因是当时正在对他进行政治审查。8月末,刘华清终于看到了这份规划,非常失望。
刘华清好几天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想,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竟处理得这么不切实际。想来想去,刘华清觉得不能沉默,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邓副主席并毛主席”,并给当时的海军政委抄送了一份。
“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但是,我今天还是一个海军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刘华清在汇报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