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扫除了人们心中的疑惑,他具体指明雄安新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摊开地图,北京-天津-雄安三地构成各相距105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作为国际商贸北方大港和高端制造业基地,雄安新区则把“首都北京”过去吃进去但又消化不良的“非首都功能”转移过来,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的新引擎,中间形成五、六千平方公里的星罗棋布的城市群和制造业集群。三角鼎立最稳固,头、腹、口有机结构最完整,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京津冀一体化也就蓝图初现。从战略布局上看,规划建设中的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即将建设的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破解“超大城市病”问题的一对翅膀;北京冬奥会带动张北地区建设,雄安新区带动冀中南发展,也将形成河北发展的一对翅膀。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言自明,中国的雄起又多一块强大支撑,多了一份重要保障。
雄安新区承担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完成“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历史任务,绝不是简单重复上海、深圳的发展故事。如果说深圳发展依靠的是中国特有的人力成本优势,借助的是世界产业大转移,上海发展依托的是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优势和第二大经济体的整体实力,雄安新区更多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创新潜力。全球化进入第二季,欧美新保守主义泛滥,无意中给中国雄起让出了一条新空隙。中华民族有容乃大,从来就靠包容天下利己利人,“新的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历史的必然,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种所有制的创造力,在国内外招商引智,再加上举全国之力统一规划和建设,雄安新区将是中国人的又一伟大创举。
清明节去了圆明园,春风吹得游人醉,废墟上的花朵格外鲜艳。这里曾经代表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也记录着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苦难。湖光山色,万物复苏,让人突然联想到将来的雄安新区:在白洋淀的千里湖光中,珍珠般镶嵌着无数现代智慧城镇,红墙绿瓦,蓝青交织、亭台楼阁、水城共融,这里有最方便的交通和快捷的通讯,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最完善的生活工作环境,让各种肤色的人们,心满意得地指点着地球、宇宙和人类未来,这里比美国的硅谷更漂亮、更开放、更包容,也更具清新的活力和无限的创造性。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附近,在冥冥中似乎包含着一个很深的隐喻:规划建设中的雄安新区,会让中国在包容中雄起,构建一个平安的中国、和谐的世界。(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