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1979年,原交通部驻港企业招商局在深圳创办蛇口工业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棋盘上先行一步。1984年国家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港口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目前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除了铁路干线和民用机场的建设经营要求中方控股外,所有公路桥梁、港口码头、其他铁路和城市轨道对外资不设限。在运输服务领域,公路货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海运辅助服务完全放开。
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国铁路、交通工程建设和港口运营领域等向全世界展示了雄厚的产业竞争实力。中国的国际海运量占全世界海运量的三分之一。中国交通运输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正在从传统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转变,业务涉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经营、远洋运输、交通运输装备、船舶检验、航海教育等众多领域。
五、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将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率,积极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更好地连通中国与世界。
——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深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推进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提质改造和瓶颈路段建设,提升沿海和内河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公路、通用机场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区域互联。提升邮政网络服务水平,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班车。村村直接通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