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知情者称,很多官员患病后不敢走医保程序,但是医疗费又非常昂贵,就可能通过老板赞助,或挪用公款等凑齐医疗费。“而这样做,很容易为他们今后走上腐败道路埋下伏笔。”
病情与仕途之间的关系,虽然并没有一些公开的规定,但确是官场的一种惯例。更重要的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其病情很可能被对手揪住,并向组织反映。
北京市直属机关一名官员曾向媒体透露,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就不得不放弃一些已经到手的东西。他说,即使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也知道可能会引起相关疾病,也不会去咨询,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这些隐私不会外传。“我也不愿意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以免让他们担心,所以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
四川省社会学学会会长陈昌文说,官员需要面对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有些工作与自己的认知相冲突,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而不健康的官场生态也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排解,甚至刻意隐瞒的话,会进一步加重官员的病情。
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马立军在今年5月份坠亡后,与他共事多年的一位官员,曾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对官员被污名化的担忧。
他说,现在一旦有官员非正常死亡,网络上往往在未了解深层次原因的时候,先会发出一片叫好声。这事实上是对非正常死亡官员的不尊重,是对其做了畏罪自杀的心理预设。
祝卓宏说,公众会把某些负面形象的公务员贴上标签后,泛化为全部公务员的整体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刻板印象”。
祝卓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了消除这种“刻板印象”,一方面公务员队伍应剔除害群之马,同时也应适当引导社会舆论,避免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