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大国担当。
杭州峰会,将以划时代意义载入史册。在中方推动和引领下,一系列凝聚各方共识的中国方案响彻全球,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针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方把“创新”写入峰会主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及创新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成果文件。习近平主席一语中的:“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
针对贸易投资低迷和保护主义抬头,峰会强调推动重振投资和贸易两大引擎,制定了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
“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习近平主席强调。
有史以来邀请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会,首次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第一次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中美两国元首先后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如今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俄新社发表评论说,中国在杭州峰会上推动改革二十国集团,使其成为全球增长和发展的得力工具,展现了明智且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016年,是中国不断树立对外开放新标杆的一年。
推进杭州等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扩至辽宁等7个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新机制、新环境下,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更趋成熟,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
“中国旗帜鲜明地奉行互利共赢战略,大力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些都将促进自由贸易的发展,确保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地。”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安伟杰说。
2016年,是中国互利共赢理念得到国际更广泛认同的一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一带一路”三年来,应者如云,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中国正寻求一种更加健康的崛起方式,与周边国家分享发展红利。”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如此解读“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一年来,习近平主席用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五次出访足迹遍布亚非拉及欧洲、北美各大洲,所到之处掀起中国热潮,让中国梦日益深入世界人民心中。
法国《欧洲时报》发表社论称,“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传递出中国推进全球化战略的信心与定力,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
良好开局昭示辉煌未来。
踏着铿锵的脚步,我们即将走进2017年。逐梦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引领下,中国巨轮必将劈波斩浪,向着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