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荣誉功劳应归功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中央早就决定不能以个人名义改地名,我不能破这个例。”
因此,多年来四川纪念朱德诞辰活动是在仪陇县而不是在“朱德县”举行。
政知局也注意到,虽然朱德夫妇逝世多年,但其后人仍与家乡保持密切联系。在家乡筹建朱德纪念馆时,家属捐赠了他们珍藏多年的朱德同志的遗物:朱德同志的中共七大代表证,他阅读过的书籍,他多年的积蓄作为党费交给组织的存款清单……近年来,朱德儿媳赵力平、孙子朱全华、孙女朱新华等家人先后到仪陇,缅怀先人,关心故里建设。
中央高层对朱德故里也颇多牵念。根据媒体报道,胡锦涛在担任总书记时到朱德故里考察,还叮嘱“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听说仪陇县26万农民缺水,还专门作出批示。
省委书记5次扶贫
领导人叮嘱要“建设好”的朱德故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成了省委书记王东明的扶贫联系点。仪陇新政镇安溪潮村是王东明的基层扶贫联系村,自去年7月联系这个村以来,王东明已5次到仪陇指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访农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当地党员讲党课,还现场研究通村道路改扩建、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
最近一次是在参加四川省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前一天,他先到安溪潮村,看望迁入新居的当地村民。而后到朱德故里,与四川省四套班子、西部战区将领一同参加纪念活动。
作为主政西部省份的地方大员,王东明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红色资源是四川的重要财富,这个省份走出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如邓小平、朱德、李一氓、杨汝岱、张爱萍、陈毅、罗瑞卿等,到伟人故里拜谒,把革命老区建设好,也成了地方官沉甸甸的责任。
政知局注意到,早在2012年11月,履新四川省委书记第四天的王东明,便前往邓小平的家乡广安市调研。到邓小平故里纪念园,拜谒了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在铜像旁培土种下一棵银杏纪念树。2014年,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前夕,他再次到广安向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也正是这一年,王东明提出四川要建立三大新兴增长极,其中川东北经济区要利用其红色旅游资源,连片发展建立红色旅游基地,成为拉动四川经济的又一重要引擎。邓小平故里广安、朱德故里南充仪陇,均在王东明划出的“川东北经济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