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规定,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经村民会议同意。“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
据《东方早报》报道,上述的文件内容主要是针对河南说的。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新乡官方已不再提新农村建设,吴天君大力推进的农民上楼运动逐渐偃旗息鼓。
郑州建城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运动
2011年5月,吴天君履新省会郑州,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在张华看来,吴天君的升迁,是因为省里主要领导对新农村建设的充分肯定。
5个月后,吴天君进入省委常委班子。2011年12月,吴天君接任河南省政法委书记。
2012年2月,吴天君第二次到任郑州,任市委书记,正式为这个城市的主政者。
知情者说,吴天君延续了之前在新乡的城镇化思维,甫一到任,提出的施政纲领,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网格化为载体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是为推动郑州发展的“三大主体”工作。
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绩,也受到最大争议的就是依托城中村改造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根据官方的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间,郑州市四个开发区、六个城市区及县城、产业集聚区、组团新区规划区范围内,共启动拆迁村庄627个,动迁175.65万人,郑州全域范围内保持着每年拆迁100多个村的进度。其中,中心城区(围合区域内和航空港区107国道以西)的476个村庄,已完成拆迁改造城中村383个,占总数的八成。
这无疑是郑州建城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运动。
2012年,时任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吴天君到我中原区督导中原西路拆迁工作。图片来源:中原区政府网站
如今的郑州市,四环以内,常常会见到一种反差的情景:一边是刚建好的新楼盘,另一边是一批正在建设的高楼,中间夹着没拆完的城中村,人去楼空,钢筋从倒塌了一半的墙上伸出来。
对于吴天君主导的这场拆迁改造行动,郑州民众对其毁誉不一。
支持者认为,吴天君主政郑州的4年5个月里,郑州仿佛从一个大村庄变身成为一个大都市,高效地解决了城中村过去多年给郑州带来的隐患,新建的马路、地铁与高架打通了城市的脉络,拉大了城市的框架,这是领导魄力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