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签有滞后期,预计10月以来各地成交回落的行情,将在11月、12月数据集中体现。”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
未开盘项目压力大,部分楼盘将“调价保量”
记者实地走访出台新政城市的多个楼盘发现,虽然调控后新建商品房普遍遭遇看房人数锐减、交易量跳水等降温行情,但截至目前,大部分一手楼盘价格暂时还没出现明显的下滑。面对浓厚的观望情绪,部分在售项目准备用“买赠”和“优惠促销”等方式吸引购房者;一些未售项目干脆推迟了申请预售开盘时间。
“说没有压力是假的,看着售楼处空荡荡,肯定会有担心,但是今年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如果集团在其他城市销售情况也不太好,不排除适当调价冲量。”苏州一家港资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由于这一轮房地产的火爆行情,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存量商品房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消化,一些楼盘只剩下小部分预售房,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普遍缓解。因此面对调控后的市场萧条,大部分开发商选择了暂时先“扛一扛”。特别是一些外企、央企和国有房地产开发商,由于融资成本更低,更倾向于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开”“慢慢卖”。
“作为开发商,我们也希望平稳发展,不愿意经历市场的大起大落;更害怕过度透支,未来没得做。”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立东说,此前房价的猛涨连自己都没有想到,国庆假期各地陆续出台楼市新政是帮助市场纠偏的必要举措,目的是通过抑制投机投资,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杭州多个楼盘外地客明显减少。而前期从杭州透明售房研究院的数据看,杭州外来人购房比例8月份达到了三分之一,9月更是升至四成之高。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吴翔华说,现在“刚需”和投资投机客都陷入观望,未来三个月至半年内,高位运行的房价可能开始出现松动,特别是一些交通位置差、配套设置不全的项目,价格有回落空间。
专家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今年以来制造了无数话题的“地王”房企,未来日子可能是最难过的。尤其是那些实力有限而又“高溢价”拿地的房企,遭遇新政调整期,或将面临生与死的抉择。
市场盼“因城施策”,长期稳预期需多管齐下
“短期看,严格的调控措施有效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规范了市场秩序,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但长期看,政策影响还不好判断。”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从地方出台的限购措施看,意在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自住需求是保护的,这些政策会随着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市场条件的改变而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