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前,义乌市有篮球、排球等浙江省级体育特色校12所,足球特色学校一所也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市级比赛中,没有一场足球比赛。2012年1月,义乌市教育局提出校园足球要从无到有,通过三年的努力达到三大球类运动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几年的努力,义乌校园足球活动人口不断增加,共计惠及4万多名学生;小学各布点学校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人口均在95%以上。坚持以赛促练,苦练内功强素质促发展。“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校校有球赛,联盟有选拔,四季有联赛”是义乌市开展校园足球的模式。义乌校园足球联赛时间跨度长。
义乌市每年3—5月由各学校组织班级联赛。5—6月组织联盟梯队赛。9月—12月组织市级足球联赛。以赛促练,不断提高足球活动水平。次年6—8月组织10余支足球队参加浙江省联赛,做到四季有联赛。
义乌校园足球联赛规范程度高,截止目前持有D证教练员26人,E证教练员52人,国家足球一级裁判员16人,二级裁判员21人。培养足球文化,内化义乌精神为奋进实力,“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是义乌精神的集中体现。义乌市校园足球活动正是传承了这一文化精髓。
制度创新推助校园足球发展
名校布点,足球特招。鼓励学生踢足球,但不能让学生荒废学业,更要为爱踢球的学生考虑未来。义乌市将城区最好小学、初中和省一级重点中学作为足球特长生招生学校进行布点,为拥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开辟了升学绿色通道,打通学生升学障碍,重金赏优,末位淘汰。义乌对足球布点学校进行评估考核,给予校园足球每所先进单位12000元、优秀单位8000元、合格单位5000元奖励,共22万余元。每年用于市级联赛补贴、资金20余万元,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近20支球队参加省级联赛30余万元,用于管理干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10余万元,每年合计达90万元。此外,义乌市从2007年起规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少于8%用于体育。经费的保障让布点学校干劲十足。对布点学校除了重金赏优,还有末位淘汰,近5年来,调整了4所布点学校,“不行就下”。
赏罚分明的举措让义乌校园足球布点校真正成为足球特色校,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爱踢球就得上布点校的观念。
场地设施,精准扶持。加快场地设施改造建设,创造条件满足校园足球活动要求,每年都安排经费用于人工草坪改造,争取到2017年,300米以下操场的非人工草坪场地完成改造工作。并在实验小学江南校区、官塘小学建起了笼式足球场等。鼓励开辟建设小型多样化足球场地设施,为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提供良好的足球场地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