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北京等城市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95%以上的受访城市居民表示“喜欢动物”“拒绝食用伴侣动物”,“认为动物应当被保护”。
低价狗肉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郑智珊提出,在讨论“吃”与“不吃”的问题前,首先值得追究的是狗肉节上的大量狗只从哪里来?有没有经过合法检疫?屠宰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在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并不存在“肉食用犬”这样一个养殖行业,犬肉消费在中国“微乎其微”。
北京市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会长刘朗指出,从畜牧兽医的角度,培养肉用犬、猫,因饲料、疫苗成本过于高昂,且存在着出栏期过长、习性无法大量圈养等因素,作为养殖业经营并不现实。
中国农业大学临床系主任夏兆飞根据2014年的物价水准估算,即使能够克服种种“不可能”,实现犬类群养,那么一斤狗肉的价格应该超过100元人民币。吊诡的是,根据相关调查,2011年至2014年,民间狗肉交易价格在每斤6.5至23元左右。
如此“低价”的狗肉从哪里来?山东大学郭鹏教授于近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指出,“黑狗肉产业”北线主要在东北地区,狗只早期主要从内蒙古及东北乡村盗窃而来,后扩张至河北、山东一带,现在主要受害区是河北、山东与河南。
南线的销售区则是广东与广西,狗只主要从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盗窃而来,现在也有专门从山东及河南等地向两广输送盗窃狗只的非法从业者。
据了解,执法人员多次从被截获的非法盗运猫狗的货车上搜查出各类有模有样、还盖有各类村支部等机构印章的《动物集体免疫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伪造文件。
学者称,这些事实表明,这一非法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盗窃、收购、运输、屠宰、返销乃至伪造文书的全国链条。
律师安翔指出,盗窃或杀害公民饲养的工作动物和伴侣动物侵犯了公民财产,自然是违法行为,而盗窃杀害流浪动物以牟取利益,也是违法的。
“来路不明”的狗肉危及健康
吃毒狗肉火锅导致中毒,或是吃了来源不明的肉食致病、丧命的新闻,近年来屡见报端。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曾举办“抵制黑狗肉贸易”为主题的展示活动,展出非法从业者为盗窃狗只使用的涂有氰化物或砒霜的毒镖、弓弩、剧毒药品,以及盗猫使用的脏污网、笼、捕兽夹等等,而经历密集关押和长途运输的猫狗往往疫病各半,难称健康,非法屠宰狗只的地点条件恶劣、蚊蝇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