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中国四季的风速都在减小,其中冬春两季的风速减小更明显。春季是中国风速最大的季节,也是大风日数多发季节,占全年的41%,也就是说“春天刮大风的日子最多,而且风速还最大”。而数据显示,如今北京的春天又是大风日数减少最显著和最大风速减小最显著的季节。
据最新数据,2015年北京沙尘日数为4天,比常年同期偏少。冬天则是平均风速减小最显著的季节。
自然因素
全球变暖我国东西气压差在减小
风小了,就需要寻找原因,江滢走访了京津冀地区的风力上游内蒙古,以及东北大风集中的黑龙江、吉林和南方风力最明显的东南沿海。和其他科学家类似,她觉得风速减小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原因: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
“自然原因不是单一的。比如,我们国家是季风性气候,而气象数据就显示,我们的冬季风和夏季风都呈减弱趋势。”此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东西气压差在减小,“风是怎么来的?有气压差有空气流通,才会有风,气压差小,风就小”。
我国的冬季寒潮、温带气旋都有所减弱。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共16次,比常年平均(2004-2015)偏少4.0次;其中淮河以北的北方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偏少1.33次,淮河以南的南方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偏少0.17次。
“不只是中国,全球风速减小的区域不少。”江滢说,全球范围内,赤道和中低纬地区风速都是偏小的趋势,而我国绝大部分国土属于中低纬度。
人文因素
城市风速明显比乡镇风速小
人类活动对风速的影响,目前争议比较大。“现在很多影响都在论证中,没有特别切实的因果关系”,江滢称。
风速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2400多个气象站。科学家们从中选取位于地级市或省会城市、直辖市的174个,且这些气象台站在地理上分布相对均匀。又选取了位于乡村的气象台站和个别位于小城镇的近50年来周边环境很少变化的测站,共180个。
对比数据发现,城市风速明显比乡镇风速小,城市年平均风速减小的趋势略比乡镇明显。从总体趋势上看,城市年平均风速与乡镇年平均风速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在微观上,这种影响可正可负。而在宏观上,还不好说。”
风力发电有影响但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