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按时完成思想汇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能够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改造,认真完成劳动任务,按规定做好室内外卫生保洁工作。因服刑改造表现较好,于2014年度获监狱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奖励。
公安部秦城监狱提出减刑建议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12日立案,11月16日至11月20日在“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上公示,并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罪犯刘志军于2013年8月29日交付执行,现死刑缓期执行期满。执行刑间,罪犯刘志军没有故意犯罪。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罪犯刘志军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符合法定减刑条件,应予减刑。故于2015年12月11日裁定将罪犯刘志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刑罚减为无期徒刑,原判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不变。
■释疑
1.两人减刑是否享受了“特殊待遇”?
《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类似薄谷开来、刘志军这样的减刑还有很多。据相关资料,深圳前市委书记许宗衡、广东前政协主席陈绍基、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等,都曾经死缓减为无期。
2.为何两份裁定都由北京法院作出?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指出: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依据该规定,在秦城监狱(位于北京昌平区)服刑的罪犯,减刑假释的裁定由北京法院作出。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定,司法部燕城监狱在押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也由北京法院依法审理。
3.刘志军转无期后是否要终身监禁?
今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对犯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解表示,刘志军在转为无期徒刑后仍然可以继续减刑。因为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此项规定应该适用于2015年11月1日后获刑的官员。因此,在2012年获刑并且开始服刑的刘志军,即便涉案情节特别严重,也不受刑九新增规定的限制,无期徒刑后仍然可以减刑。
4.两人为何同时减刑?
薄谷开来于2012年9月4日入狱服刑,而刘志军是2013年8月29日入狱服刑的,这样看来薄谷开来比刘志军早一年就完成了死缓的考验期,那么两人为什么在同一天被减刑。
实际上,根据此前公示内容,司法部燕城监狱早在2014年9月25日就已经提交了有关薄谷开来《提请减刑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