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奋】:您觉得如果2014年有什么事情发生,中方会排除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吗?
【王毅】:我建议不要从这个角度思考,这样想,你就会越来越悲观。我刚才讲了,作为外交官,我们还是应尽力争取好的前景。
【张力奋】:还有一个问题也与日本有关。安倍首相在达沃斯主旨演讲前,与一批国际媒体记者有个见面吹风会。他认为,当前中日关系与1914年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很相像,意思是虽然这两个国家当时在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有很多往来,但良好的经济关系和共同利益并没有使两国最终避免在“一次大战”中交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毅】:我也看到了这一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做出了回应。既然你提到了,我也想说两句。我的第一印象是时空错乱,甚至可以说莫名其妙。
时空错乱的意思是,现在的国际形势与1914年时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是一个和平力量,中国的发展将增强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莫名其妙的意思是,如果日方愿意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奉陪。看看近代史上日本都做了些什么?1910年强行吞并、殖民统治朝鲜半岛,这是日本近代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1931年制造“柳条沟事件”,侵占中国东北,杀害大量中国同胞。1937年挑起“卢沟桥事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
我不想讲得很细,只告诉你一个数字,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死伤三千五百万人。1941年日本又发动太平洋战争,军国主义铁蹄几乎踏遍东南亚地区。历史事实非常清楚,是谁在不断发动侵略?是谁在不断制造麻烦?一目了然。
如果要谈历史,请日本领导人好好反省历史,吸取教训。只有真正反省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才能获得邻国的信任。
【张力奋】:当前的中日关系令人担心。依您判断,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双边经济和贸易往来?很多中国老百姓在网上说,中国对日本最有效的制裁,就是经济制裁。您怎么看?双边关系恶化,会不会直接影响双边经济和贸易?
【王毅】:经济往来有其自身规律。当然,最好有一个相对和谐友善的气氛。去年中日贸易数字有些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两国政治关系不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但这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说,目前中日经济往来总体上还正常,主要是经济规律自身在起作用。日本经济界的朋友们很担心,不希望两国的经济交往继续掉下去。如果这样的话,就应该出来讲话,发出声音,制止那种影响中日关系、破坏中日信任、甚至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这才是从根本上维护两国合作的正确之道。
【张力奋】:国际社会也很关心朝鲜半岛问题。您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是六方会谈的中方团长。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目前如何界定它与朝鲜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呢,还是逐渐正常的国与国关系?
【王毅】:第一,中国愿与所有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朝鲜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之一,我们当然重视与朝鲜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第二,中朝之间还有传统友谊,我们珍惜并希望把这种传统友谊继承下去。第三,任何国与国之间,都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看法一致。一个家庭里的亲兄弟有时还有不同意见,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因此两国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很正常,应通过各层次对话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识。
中朝之间,一个有分歧的问题是核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一贯、不变的,那就是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推动半岛无核化。朝鲜发展核武器,实际上并不利于其安全,不符合朝鲜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对地区形势也会带来复杂影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绝对不能用极端的、军事的方式。我们说过,绝不允许在家门口生事生乱。半岛无核化只能通过对话谈判加以解决。在这方面,六方会谈是唯一可行途径。我们的基本主张是,一方面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一方面也要解决朝鲜的合理安全关切。这才是公平合理的。
【张力奋】:您刚才提到中朝之间有传统友谊。换种说法,大家还是会认为中朝两国有特殊关系。大家希望中国利用它与朝鲜的传统特殊关系施加影响,缓和朝鲜半岛局势。不过,有时候,又感觉中国在逐渐失去对朝鲜的特殊影响力。
【王毅】: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外界总是有些误判。说到底,中国与朝鲜是国与国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由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来规范,必须遵守这些基本准则。同时作为邻国,我们交往更多一些,这也很正常。六方会谈不是中方一家的事,其他五方也应发挥作用,特别是美朝之间。希望他们能尽快恢复对话,通过对话解决他们之间的各种问题,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应有条件。
【张力奋】: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11任外交部长,中美关系应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家都在问,过去多年中,中美关系的头上,总有许多形容词,如全面伙伴关系,新型伙伴关系云云,但似乎都不能彻底解决我们的疑问。如果暂且撇开所有外交辞令,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信任问题到底解决了吗?您最近发表文章说,中美关系将进入不冲突、不对抗的阶段,这真的能实现吗?
【王毅】:信任问题,实际上是对中美关系的预期问题。中美是两个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第一大经济体,一个是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中美两国,也影响全世界。所以大家不断预测中美关系的未来,并据此作出他们自身政策的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影响超越中美两国。
我们应解决好影响中美关系长期发展的负面预期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中美应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就是说,要摆脱过去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明确双方不冲突、不对抗。这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第一个特征。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完全可以。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中美利益密不可分,已成为利益共同体,两国年贸易额达五千多亿美元。几乎所有美国大公司都在中国经营。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越来越多。每天有10000多人往返于两国之间。目前,中美之间有超过100个沟通渠道或机制。这与过去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中美如果发生冲突,将是双输局面。中美两国把不冲突、不对抗的信息共同发出去,就给了其他国家一个定心丸。至于某些试图利用中美摩擦和矛盾从中渔利的国家,也会放弃这种打算。中美之间仅仅不冲突、不对抗还不够,因为当今世界很多问题需要中美合作加以解决。所以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构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3个基本特征。当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刚刚开始,能不能真正实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其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有曲折。但是大方向已经确定,我们要全力朝着这个方向去推进。
【张力奋】:对美国近几年重返亚洲的策略,中国心里总感到不舒服吧。您跟美方坦诚布公对此表达过关切吗?
【王毅】:谈不上什么不舒服。因为美国本来就是一个亚太国家。现在地球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大家同住在一个地球村。美国在亚洲有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我们予以尊重,就像美国也要尊重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与影响一样。我们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只要中美两国合作,这一地区的前途将是光明的。所以我们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从亚洲开始做起,因为这个地区是中美利益最交汇的地区,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区。
【张力奋】:最后两个问题。我从中国外交部网站上看到您出访行程密集。刚从非洲回来,前几天又在蒙特勒出席叙利亚问题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我注意到,最近您在接受一家中东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中东地区不仅发挥经济作用,而且在政治、军事上都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往中方在中东问题上行使否决权比较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对国际局势做了总体评估后,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出以前的“韬光养晦”?
【王毅】:中国外交是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中国外交必须与时俱进,体现开拓性和进取性。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国际上对中国的期待也不断上升,希望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义务。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解决地区冲突问题发挥应有作用。这是一个进程,并不意味着中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