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升级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给家长吃上“定心丸”

人民网 2021-08-23 16:21:10
A+ A-

编者按: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有何意义?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对此,人民网《良法善治大家谈》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解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3日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8月20日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给家长和孩子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进行升级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列为了敏感个人信息。该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未成年人保护法或是《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中都没有特别突出,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所有个人信息都作为敏感信息进行了升级保护。

谈到升级保护的理由,苑宁宁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知情同意能力相对不成熟,对个人信息被收集、利用很难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断和同意;另一方面,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往往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和认识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实践当中,为了避免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线上或是线下的威胁或风险,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设置,将其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加以保护。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