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飞天梦圆

经济日报 2021-03-31 10:16:21
A+ A-

不带一丝隐患上天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为第一要求,不仅要保证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而且要保证航天员安全地在太空工作,并安全地返回地面。党中央对载人航天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八字方针。

要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从设计到试验,不能有丝毫马虎。发达国家在进行载人飞行之前,往往发射近十次甚至十多次无人试验飞船,而我国只进行了四次无人飞行试验,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堪称奇迹。

载人航天系统极为复杂,技术十分密集,运载火箭有20多万个零部件,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有12万多个电子元器件;仅飞船系统就有重要软件语句70多万条,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控制飞船飞行的重要软件语句更是多达140万条。

“航天产品可靠性为0.97,因为要保障人的安全,载人航天的失败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两个要求同时满足,故障率必须在三十万分之一以内。换句话说,每天发射一次,30年都不能出问题。”为此,戚发轫对团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时刻问自己,敢不敢坐自己研发的飞船?”

要保障安全性,就必须用上所有的可靠性措施。“从起飞到把飞船送到预定轨道,有8种故障救生模式。在飞船入轨之后,还有180多种故障对策。实际上,在大约70万条计算机程序中,30%是应付正常飞行的,70%用于应付故障。”戚发轫说。

从“神一”发射至今,团队创造了“零失误”和回收“10环打靶”的优异成绩,但“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这次成功不代表下次成功”,航天人时常告诫自己,每一次任务都必须“从零开始”。

在神舟三号发射前,飞船已经进入靶场,团队却发现一个电连接器出现障碍。“必须返厂做失效性分析。”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家杨宏回忆,飞船返厂后发现,电连接器本身有设计缺陷,要重新设计,但同样的元器件在飞船上用了77个,重新设计生产需要三个月。

“坚决不能让有哪怕一丝缺陷的飞船上天!”指挥部当即决定,暂停发射计划,全员撤场。杨宏作为当时的主任设计师,受到了处分,这也成为杨宏职业生涯中最痛的事。

“地面测试的目的就是要暴露问题,暴露得越多,上天后就越安全。”神舟飞船飞行测控组副组长陈祖贵说,他曾受邀观看航天员训练,在离心机旁,航天员身上压着相当于自身体重4倍至8倍的载荷,这种训练让他们脸色苍白,表情痛苦。陈祖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那一刻我感觉责任重大,当即向航天员们许下承诺,不仅要让他们安全回来,还要让他们舒舒服服地回来!”陈祖贵说。经过团队设计,神舟五号飞船返回时,杨利伟实际承受的载荷仅有自身体重的3.2倍,可以用“舒服”来形容。

值得骄傲的是,神舟五号飞船和运载火箭产品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影响成败的质量问题,虽然国际上元器件失效率十万分之三即属正常范围,但是我们没有让那十万分之三的失效率出现在我国载人航天的任何一个要害部位上。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飞天梦圆

2020年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在回收试验船返回舱主伞。汪江波摄(新华社发)

为了人类和平与进步

载人航天飞行的核心是“载人”。因此,航天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工程一大难题。从1996年起,我国就开始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挑选航天员的条件十分苛刻,堪称“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特检”: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最终,在1506名飞行员中,有14人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杨利伟开始了航天员的训练生涯。也就是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在“航天员”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奉献和牺牲。离心机在加速旋转,人受到的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整个脸只见高高突起的前额。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眩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在他的左手旁,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是用来报警的。如果航天员在训练时感到不行了,就可以按按钮叫停。但是,在离心机训练时,他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从未碰过这个按钮。

杨利伟回忆自己搭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时,在束缚带解开的第一时间就冲到舷窗旁,俯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在这一刻,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所以当他第一次能够把手套摘下来、能够用笔写字的时候,就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