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中国脱贫攻坚全纪实

人民日报 2021-02-24 10:02:34
A+ A-

有农民夫妇记得,习近平总书记盘腿坐在他们的炕上,拉家常。有林业职工说,总书记在他家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有村支书想起,总书记问村里“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还有古稀老人面对总书记竖起大拇指,说“你呀,不错嘞!”

从黄土地上走来的习近平,始终和“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心连心。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到了河北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宁德,他带领探索“弱鸟先飞”的脱贫路。一直到浙江、到上海、到中央,扶贫这件事,他始终“花的精力最多”……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中国减贫进入脱贫攻坚新的历史阶段——

绵延起伏的武陵峻岭,如诗似画的湘西风光,在作家笔下“美得让人心痛”。而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滞后,这里也曾“穷得让人心痛”。

走进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苗寨,村民石拔三大姐家的火塘挂满了腊肉。

“总书记揭开我家粮仓,问我粮食够不够吃?种不种果树?养不养猪?他还走到猪栏边,看我养的猪肥不肥。”她对7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她家的场景记忆犹新。

那时,石拔三家暗黑的房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节能灯。如今,她家添了液晶电视、电风扇和电饭煲,还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

2013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在苗家黑瓦木楼前一小块平地上,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