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改变历史的三天——遵义会议在生死关头挽救中国革命

光明日报 2021-02-01 10:45:58
A+ A-

遵义人爱红色,传承红色基因在这座城市里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转折之城”是市民最喜爱的雅称,不用组织,社区有红色物业,广场有红歌对唱,商店有红色手伴。2014年遵义的党史爱好者还在全国率先自发成立了长征学学会,身为学会秘书长的雷光仁告诉记者,学会有200多名会员,个个都是义务讲解员和红色文化传播者,每年学会组织的专场宣讲有200多场。而自2016年7月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就以“长征与遵义会议”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展,每年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成为传承长征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流动讲堂”。

“遵义会议精神对于贵州有着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遵义会议精神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徐静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发展新路。而遵义会议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等价值追求已经融入脱贫攻坚等工作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的交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脱胎换骨。2018年实现了公路的村村通、组组通。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6条高铁,让贵州从西南一隅变成了连接西南和华南、中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最令贵州人自豪的要数万山丛中那些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桥: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鸭池河大桥……红军战士曾经用双脚丈量过的黔山大地,如今已再无险途。

遵义会议精神带领贵州人民走进新时代,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实现整体脱贫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从大数据产业独领风骚到基础设施飞速发展,贵州再也不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后发赶超的“模范省”。

《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1日05版)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