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微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把水族脱贫的故事“穿”到北京

当代先锋 2020-05-26 11:42:07
A+ A-

马尾入绣一生入梦

宋水仙所居住的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

水族人有着自己的文化与信仰。

“我们水族信仰马,我们用马尾绣在背带、鞋上,可以保佑我们一生平安。”宋水仙说,水族妇女以马尾入绣,在于它的坚硬质地能使图案有浮雕般的立体感,又不轻易变形,生动形象,活灵活现,马尾绣由此得名。

在水族地区,制作马尾绣技艺的优劣,常常被用来评判一位女子悟性的高下。宋水仙回忆起小时候,当地老人时常拿她们开玩笑,“绣不好马尾绣,小心嫁不出去。”

宋水仙6岁跟随母亲学习马尾绣制作技艺。年少时代的她和寨子里众多水族女孩一样,劳作之余,常常聚在一起,用心绣制自己在劳作过程中看到的花草、树木、蝴蝶。

21岁,她告别了母亲,嫁到板告村。

板告村是当地有名的“马尾绣之乡”。“我丈夫的奶奶是当地绣马尾绣的能工巧匠,她的绣品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就会被抢光。”宋水仙说,奶奶的一生,都在绣马尾绣,而自己也有幸得到了奶奶的真传。

【微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把水族脱贫的故事“穿”到北京

宋水仙与绣娘们围坐一起刺绣

在那个年代,田间地头的农活才是主业,只求吃得上一口饱饭。生活并不富裕的她,肩上的担子并不轻,但是秉持着一份坚持,在劳作之余,她始终对马尾绣不离不弃,搓马尾、配线、放花、做结等每一道工序,她都争取做到完美无缺,针脚细腻精美,配色和谐美观,图案古朴自然。

“小时候把花鸟鱼虫绣在背带、童帽、翘尖鞋上,寓意吉祥。”宋水仙拿起手中的绣品开始滔滔不绝,即使是现在,马尾绣的图案也没怎么变,“我们就是要把最古老、最原始的东西放在了文创产品里,传承加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爱上我们的文化。”

宋水仙醉心于民族艺术,尽管时代变迁,她始终坚守马尾绣这一传统工艺。

这一绣,她就绣了49年。

【微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把水族脱贫的故事“穿”到北京

宋水仙正在整理马尾绣藏品

工艺不变初心不改

“图样不变,工艺不变,初衷不变。”宋水仙目光坚定。

这么坚定的话语,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那时候,马尾绣还是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民族技艺。

上世纪80年代,宋水仙亲眼看到一个外国人花了500块钱就买到一张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马尾绣老绣品。

“我当时就很着急,再过几十年,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好东西都被外国人买走了,后辈们怎么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怎么学习和传承呢!”

为了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宋水仙开始收集各种老绣品。以前交通闭塞,信息技术不发达,很难掌握天气状况,出去一天,或遇上倾盆大雨,或暴晒几小时都喝不上一口水。“天亮走到天黑,一年不知道磨破多少双鞋子。”收藏之路虽然艰辛,但宋水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微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她把水族脱贫的故事“穿”到北京

宋水仙与绣娘们讨论马尾绣图案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