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万州发展凸显科技特色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一周年之际

经济日报 2020-04-17 11:19:16
A+ A-

“科技特派员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后顾之忧,也促进了龙驹镇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张凤政介绍,通过“项目+人才+基地”的模式,现在龙驹镇已经形成“果药菌茶+生态畜禽”的产业格局,每个村、每一个产业背后都有专业科技队伍,提供技术、管理支撑,在全镇建成科技帮扶产业基地25个。

全产业链支持助力产业深度发展

“有专家指导,企业兜底,我当然敢养!”龙驹镇梧桐村村民张定美2019年靠养鸡脱了贫。他算了一笔账,外出打工每年除开成本只能留下2万元左右,去年他养了500只芦花鸡,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除开成本也有2万多,今年他已预订养2000只芦花鸡。

“芦花鸡是帮助梧桐村脱贫的‘金凤凰’。”重庆市科技局扶贫集团驻龙驹镇工作队队长、重庆三峡学院副院长祁俊生说,汶上芦花鸡产自山东省济宁市,是国家保种源。2017年底,东西扶贫协作项目——汶上芦花鸡生态养殖扶贫产业项目引进。不同于简单的养殖,通过科技支撑,这里形成了从鸡苗繁育、高效山地散养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从技术到资金都享受到了‘保姆式’服务。”实施芦花鸡项目的重庆市铭森晟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牟桔丰说,为了解决芦花鸡的适应性、免疫条件和原生态散养等问题,重庆三峡学院在这里建起了“科技小院”,不仅有科技特派员专家前来技术支持,培养了专业养殖技术人才,而且从育种、饲料研发等方面进行科研项目攻关,并有效破解了企业产品深加工的发展瓶颈。2019年他们获评为重庆市农业科技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400万元,已成功贷款300万元,解决了资金困难。

在芦花鸡良种繁育基地里,全自动化的鸡苗孵化车间,年出栏达200万只,是国家级汶上芦花鸡保种场西南基地;而占地790亩的芦花鸡高效山地散养示范基地,年出栏达3.5万只。通过“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养殖基地每销售1只鸡,村集体经济可增收2元,托管代养贫困户可收入18元。目前,已发放扶贫鸡苗5万余只,带动550余户困难群众增收。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