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黄旭华: 埋名三十载铸就深潜重器

科技日报 2019-10-01 16:29:57
A+ A-

怎么办?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我们的办法叫骑驴找马。如果连驴也没有,那就迈开双腿先上路,绝不能等。”黄旭华回忆道,工作启动后,团队上下开始大海捞针、遍寻线索,甚至“解剖”核潜艇玩具模型,研究核潜艇的内部结构。

在设备紧缺的情况下,黄旭华和同事只能用土办法,去解决尖端技术问题。他们用秤砣称设备,为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旭华要求,所有进艇设备、管线都要过秤,重量值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之后,数以万计的设备重量被一一登记在案,这一工作持续了若干年。

功夫不负苦心人。“斤斤计较”的土方法,让数千吨的核潜艇的定重测试值与设计值分毫不差。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

隐姓埋名,三十载青丝变白发

“因为工作需要保密,整整30年我都没回过家。离家时我才30出头,再见亲人,已是60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感慨道,自己并非不想回去,只是不想让组织为难,父亲和二哥病重时都没回去探望,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1957年,黄旭华去广东出差,经组织批准回老家看望。离家时,母亲叮嘱他:“现在社会安定,你的工作也稳定了,记得常回家看看。”黄旭华满口答应,不曾想,兑现这一承诺竟用了30年。

30年里,黄旭华在信纸这一头,父母亲人在信纸那一头。啥工作不谈、在哪儿也不说,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归家。在乡亲们眼里,黄旭华成了典型的“不孝子”。

“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谅解、要理解。”1987年,黄旭华93岁的老母亲通过杂志得知有家不回、下落不明的三儿子是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即召集家中子孙,郑重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她不曾想到,被家中兄弟姐妹们埋怨“不要家、忘记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在为国家做大事。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