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北京这位刑警拨开迷雾破大案

2019-03-12 13:32:25   
A+ A-

如果说破案,像一部乐章,那张波就是奏响第一个音符的人。

真相只有一个!北京这位刑警拨开迷雾破大案

31岁的张波,是房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技术队民警,制服背后,印着“现场勘查”四个字。

第一时间赶赴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拨开层层迷雾……这是最让张波兴奋的事。

“真相只有一个!”张波说着,竖起一根手指,那神态像极了他痴迷的漫画人物——名侦探柯南,“对,就是因为柯南,我才干上了‘侦探’”。

“现场勘查”最怕什么?最怕“破坏现场”。

张波也怕,只不过他坚信“犯罪现场的一切都是线索”。

去年3月的一个清晨,张先生发现停在路边的汽车被人砸了,放在车里的三万元钱不见了。

张波赶到现场时,一辆洒水车刚刚经过,轿车外的痕迹都被水冲走了,现场也没有任何监控设施。

真相只有一个!北京这位刑警拨开迷雾破大案

“这可怎么办?”张波有些郁闷,他扭头看看轿车,驾驶员位置的车门玻璃上,有个大洞,座位上撂着大半块砖头——这是张波发现的惟一“线索”。

张波绕着车转了好几圈,最终停在轿车左侧,死死盯着车窗上的破洞。

“他(指犯罪嫌疑人)是怎么砸的呢,破洞为什么会近似于圆形?”

“站得离车头更近,还是更靠近后门?”

“是用砖头正面拍的,还是侧面拍的?”

……

张波不停向自己发问,脑海中,破洞、砖头,不断变换,重组案发经过的各种可能……

通过不断试验,张波从半块砖头上找到了嫌疑人留下的微量证据。并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出男子的身份,很快抓获嫌疑人。这也是北京警方在砖块上成功提取微量证据并直接破案的首个案件。

犯罪现场,有的杂乱无章,有的十分齐整。

“杂乱反而会呈现很多线索,整齐有时倒令人无从下手。”张波说。

真相只有一个!北京这位刑警拨开迷雾破大案

去年夏天,某公司报案,存放在库房的300多台电视机和30多台DV机被盗,损失近百万元。

这就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犯罪现场——从库房外望进去,电视机摆放整齐;走进库房,才发现只有靠窗叠摞和最外层的电视机还在,其余的都被偷窃一空。

“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这是嫌疑人精心设计的障眼法——只要巡查人员不进库房,就无法发现电视机被盗。”

“他肯定很熟悉保安员巡查习惯,知道保安员一般不进入库房查看,所以才会大费周章在窗口位置摆好电视,既不引起保安员察觉,还方便此后继续作案。”

“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

脑海中的自问自答,迷雾一点儿一点儿拨开。

通过对仓库门、窗等可能进入室内和通道的仔细研究,张波最终判断嫌疑人是从窗户进入室内的,他又反复勘查嫌疑人可能活动的路线,终于捕捉到痕迹,嫌疑最终指向曾在公司工作过的牛某。

原来,牛某是个瘾君子,辞职后行踪不定。侦查员对其家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迫使牛某投案自首。随后,两名同案犯罪嫌疑人也先后落网。在他们的暂住地,侦查员起获了还没来得及卖掉的120台电视机。

“灵感”,固然重要,但破案靠的还是坚持不懈地抽丝剥茧。张波和同事们做得更多的还是挖掘工、搬运工、探险人,“最笨的办法,往往最可靠。”张波说。

一起案件中,嫌疑人已经供认把物证扔到了一条泄洪渠里。为了物证与口供相符,把案件办成“铁案”,张波和同事把那条渠截断了50米,又用了两天时间把水抽干,开始搜查证据。

真相只有一个!北京这位刑警拨开迷雾破大案

由于证据微小,民警们只能或站或蹲在河沟里,用特别细的小筛子,跟淘金似的,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过筛子。

当时是6月底,天气湿热,河沟里臭气熏天。

张波穿着专门的皮质背带裤,脚蹬一双雨鞋,脖子上耷拉着一条毛巾,不停“淘金”。刚开始,还戴着口罩,但很快,汗如雨下,张波和同事们干脆摘下口罩……

摇啊摇,摇啊摇……一天下来,雨鞋里都是汗,腰酸背疼,双臂无力,手腕发麻。

第二天,继续摇啊摇;第三天、第四天……

“那是真累啊。”张波说,又热、又臭、又累,大家都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晚上睡觉,手都抖着,好像还在摇筛子……

连续筛了一个月,总共筛了60立方米的淤泥,民警终于筛出了关键证据。

“那活儿,真减肥啊!”张波耸耸鼻子,仿佛还能闻到河底淤泥的味道。

现场勘查,远没有小说、漫画、电影电视中那般富有戏剧性,“摇啊摇”般的枯燥和辛苦,才是日常。“如今的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张波说,“提取痕迹物证有一定概率,我只能尽可能地提高这个概率,还原真相。”

无论是灵光乍现,还是苦不堪言,张波都尽心尽力地坚持,绝不轻言放弃,他知道,他的工作关系到“真相能否大白”,他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奏稳“破案乐章”的第一个音符。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