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副中心起航

2019-02-21 10:27:09   北京日报 

副中心起航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已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城建集团供图

北京日报记者刘冕陈雪柠

“我们已经在城市副中心办公,是一家人。”2019年1月15日,北方隆冬之际,北京人代会的会场却暖意融融。市委书记蔡奇与通州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亲切的开场白,引起代表们会意的笑声和掌声。

此时,距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刚过去4天。

如果岁月也能够摁下回放键,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见证副中心这座新城的横空出世: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结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格局;

2015年7月11日,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聚焦通州,加快副中心建设;

2016年8月26日,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打下第一根基础桩,仅5个多月时间,办公大楼就拔地而起;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城市副中心。随后,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被定位为首都的两翼;

2018年12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城市副中心控规,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新的重要一步……

5年间,如何建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千年之城,为子孙后代留下遗产,始终是全市上下奋力求解的大题。

无声搬家同德一心

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光潋滟。南岸,一片林木,静待春风;北岸,一座新城初见端倪。首批北京市级机关已完成了主体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家单位。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委办公楼主楼一层大厅,他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动情地说,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时代北京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你们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煦淳就站在人群中,使劲儿鼓掌。她所在的北京市直机关团工委是首批迁入副中心的单位之一。“原先是在长安街沿线、东单路口东的一座大厦里办公。去年11月22日启动搬迁,东西的搬运都是在夜里进行。2018年11月26日我们正式到副中心上班。那天是个周一,我记得特别清楚。”

单位搬到副中心,她的通勤时间明显长了,“坐地铁,或者在网上预约定制公交。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是1小时10分钟。”她说,“但办公条件比之前明显改善了。大楼美观大方,办公室也很宽敞,周边景观设计也很不错。”

市发改委搬迁工作先遣组组长孙俊说:“每天赶头班地铁,路上有座儿,正好可以梳理一下当天的工作安排。”

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中心城往东,水脉相连的新城因为他们的到来,更加生机勃勃。

刘煦淳说,大家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天接一天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城市副中心建设得更美好,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寸阴若岁5年营城

和刘煦淳一起在市委大楼大厅里见到总书记的,还有一位穿着蓝色工装的人。他就是北京城建集团城市副中心A1项目常务副经理胡宪章。

胡宪章兴奋地告诉记者:“两年内,我已经是第二次和总书记见面啦!”上一次是在2017年2月24日,总书记首次到副中心视察,慰问了奋战在工地上的副中心建设者们,他也在其中。

虽然外面寒风凛冽,胡宪章心头热浪澎湃:“城市副中心A1项目就是我们的团队完成的。从一开始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到现在投入使用,前后用了不到3年时间。”

寸阴若岁,5年营城。背后是建设者们只争朝夕、“功成不必在我”的忘我奋斗。

2016年刚开春,A1项目生产副经理褚炳锋带着60名工人进驻现场,他们住在集装箱内,吃着泡面,在零下10摄氏度的严寒中,硬是用18天建好了1600米的硬质围挡,一个月移走了6.3万方弃土。

项目经理宁卫东清晰地记得每一个工程节点:2016年8月26日,打下第一根桩;2016年10月14日,下了第一根钢筋;2016年10月25日,浇筑第一块底板……

聚焦副中心6平方公里的行政办公区工地,夜以继日的冲刺下,一个又一个纪录被刷新:17台塔吊同时在现场忙碌,A1楼平均每4天就“长”出一层;完成31.5万平方米主体结构施工、92天封顶的“副中心速度”,北方冬季施工前所未有;机器人全程监控工序,所有建筑都是绿色二星级以上……

建一座没有“城市病”的新城,还要在“看不到的地方”发力。

鸡年春节,大年初四,家家户户忙着走亲访友,时任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通州分公司管廊工程指挥刘旭东大步流星,顺着临时铺设的土路钻进了行政办公区十多米深的地下。

当天,管廊6标段打下了第一根工程桩,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建设正式起步。

不同于北京主城区局部尝试的管廊工程,副中心管廊连片成网,仅一期工程就有11.3公里,覆盖9条街道。这场现代化的“地道战”,为北京治理“大城市病”,打开了一扇门。

地上城与地下城,齐头营建。

地上,除了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通州区启动了新华大街、休闲公园、东南郊湿地等重点绿化工程65个,总建设任务13.5万亩,全区在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水网建设上下功夫,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地下,综合管廊内,8大类18种市政管线集纳到一起,检修人员、智能机器人可以直接在里面检测和维修,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新的市政管线可以随时入廊运行;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廊,将使副中心核心区域的小汽车基本在地下行驶,地面的开阔空间,主要留给行人和自行车,打造惬意的慢行系统;在6号线、八通线、7号线东延的基础上,新的副中心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将形成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牢记嘱托蓝图落地

稳扎稳打,一张蓝图干到底。

北京城建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行政办公区市委办公楼物业服务负责人徐艳说:“让大家安心舒适地工作,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标。”办公大楼用上了智能管理系统,无论是大厅灯光,还是会议室温度,都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更加精准高效,智慧办公在行政办公区正由设想变为现实。

市发改委搬迁工作先遣组组长孙俊的办公室设在新办公区4号楼1层,屋门正对楼门,即使户外气温跌至零摄氏度以下,门也一直敞着,为的是“谁都能第一眼看见我”。孙俊兜里总揣着一个巴掌大的本,紫红色封皮被磨出毛边。“1号楼6层通风系统”“理发室太阳能热水”“职工之家细节”……每日,本上都要记上十几个关键词。他说:“刚接手的时候我也犯嘀咕,觉得工程量太大,能完成么?多亏是在行政办公区,遇到建设问题我就跑趟住建委,学学人家的经验。碰到规划上的事儿,规自委也在这里。要是在中心城区,可经不起这么跑。”

如今,发改委办公楼里,有多处阅览室,每间办公室都用上了分类垃圾桶。“这些经验也正在其他机关单位推广。”孙俊笑着说。

这种勇于创新、勇于担当、时不我待的节奏,已然成为城市副中心的一种标配。1月18日上午,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在城市副中心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日傍晚,他和同事们赶到北五环的北京会议中心,参加“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他说:“初步协调城六区帮助远郊区扩大优质资源,近19所郊区校获益。其中就有通州的学校。”

当下,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周边共规划了十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黄城根小学、北京第五幼儿园副中心园等,都地处行政办公区及周边。规模最大的北京学校工程,2018年12月顺利实现小学部工程主体结构封顶;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小学部和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副中心园已完工,具备开学使用条件;黄城根小学和北京第五幼儿园副中心园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北京二中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北京五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一大批名校,也已在通州布局。

去年12月底,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这是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市级行政中心最近的三甲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东区二期、潞河医院四期、潞河医院分院,都将在2019年完工。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首都儿科研究所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等多个医疗项目,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三四年内竣工。

市妇联一位工作人员趁着午休,拿着手机研究行政办公区周边环境:“我很期待将来可以把家搬过来,这样孩子就能在这里长大。”

停车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会议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公共设施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并以此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和人口向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转移。

文脉相续协同发展

2019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公布了2018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其中提到,本市去年启动了副中心“城市绿心”起步区详细规划方案及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悠悠运河水,千年文脉相续,将由这些北京新地标娓娓讲述。

“这座新博物馆由首都博物馆进行运营。”虽然新馆还未建成,首博馆长韩战明和同事们已开始为“东馆”忙碌起来。

两座“首博”,有何区别?

地理坐标上,一东一西,“东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算是北京东大门的“窗口”;现首博位于中心城区复兴门外大街,算是北京作为都城的“会客厅”。

时间轴线上,东馆以展示北京城市3000余年发展的历程为主,讲述的是“城”的故事;现首博以展示800余年来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历史文脉为主,讲的是“都”的故事。韩战明说:“两座馆在展示内容上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突出都与城的关系,都值得一看。”

今年内,东馆启动建设。按规划,这里将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造型舒展。北侧结构犹如船只,坚实厚重,谦逊质朴。南北之间以连廊连接,河水于廊下穿流而过,建筑倒映其间。若以六环路为视角,“帆船”正在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而在行政办公区视角,“巨舟”静静地在港湾里停泊。建筑形态动静交替,步移景异。建筑南侧采用层层叠落的设计手法,与自然地形相融合,成为“城市绿心”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方介绍,灵感来自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3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

另外两座文化设施也将在今年启动建设。其中,剧院的设计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设计为表演艺术的三个“文化容器”。这里将布设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各有座位1600个、1500个和1000个。图书馆则将宛如一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落在“城市绿心”的画卷上。这里的屋顶以银杏叶片为灵感来源,仿佛森林伞盖般的树状建筑结构,将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阅读空间,寓意着本土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2019年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回答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什么时候正式开诊?”

这座老牌的三甲医院,位于西城区,始建于1952年。医院通州院区,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第一个落地的医疗项目,2018年12月22日试开诊。

“从医院开始搭围挡,施工的时候开始,我和邻居们就盼着能早点开门,给市政府热线打了好几个电话。”患者梁女士说,“原来看病,得进城,最近就是朝阳医院、民航医院,看一趟病披星戴月的。”

李先生年过古稀,腿脚一直不方便。“我是通州院区第一批住院的,要换关节,就想着跟家门口能做手术,所以一直就等着友谊医院开门呢。”如今,他已经顺利完成手术,正在康复中。

辛有清说:“原来,通州或者北三县和雄安的人来友谊医院看病,需要往返奔波,也给中心城区带来拥堵。但现在有了通州院区,既改善了中心城区医院的拥挤,缓解了周边的交通拥堵,也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为了方便医院的医生两院跑,友谊医院特意开通了班车。一位大夫说:“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到家七八点。确实比以前通勤时间长,但我相信今后会变得更方便。”

千年之城,万种期盼。

目前,通州区总体规划法定审查程序已经完成,待修改完善公示后,将以市政府的名义批复。同时,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规划工作加快推进,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京津冀协同发展越加细化,燕赵大地必将上演更多奇迹。

回首5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以实际行动回答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时代课题,蓝图正在变成实景。

肇始于春天的故事,将在千年之城不断续写出新的华章。

副中心控规

五大关键词

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要通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的关系,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时更好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三个示范区和六个“城市”

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使城市副中心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

一带一轴多组团

“一带”指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的蓝绿交织、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一轴”指依托六环路建设的功能融合活力地区,是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多组团则是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的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通过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加强对各组团之间的均衡配置。

北京新两翼

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与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实现一核两翼共同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使用头条App阅读体验更佳
分享到:
0 0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
中华头条
官方
5.0分 1.8亿人在用
优质 安全 免费
`
中华军事
官方
5.0分 2.6亿人在用
优质 安全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