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徐州发布 2019-09-18 15:21:04
A+ A-

原标题: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徐州,素有“第一要津,两水汇通,连通三沟,四方都会,五省通衢”的美誉,自古就是京杭运河中段重要的中转枢纽,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近几年来,大运河徐州段沿线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擦亮“运河名片”,致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一处处运河文化遗产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生活。

盘点历史

保护运河遗存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南下流程中自鲁入苏的第一站,自隋、唐、元、明、清流淌到今,留下大运河水道和水利、航运工程设施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大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遗产、大运河相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诸多遗产,连缀成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长廊。

徐州的大运河水道遗产包括古泗水水道、黄河故道、京杭运河、老不牢河,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包括黄河故堤、微山湖湖西大堤、护城石堤、韩坝闸、大屯闸、蔺家坝、周庄闸等近30处,这些遗产至今仍然“活态”存在,蔚为难得。

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大运河徐州段的水流,既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的悠然,也有北宋文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税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的激越。人文典故与诗词佳句相映生辉,为运河遗存增添别样风采。

文旅融合

讲好运河故事

铜山区吕梁至今仍有孔子观洪的种种传说。吕梁的人们认为春秋时期孔子就是在吕梁洪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历代文人留下许多诗文和怀想,现代人将这里打造成山水秀丽的风景区。

因大运河而兴的窑湾古镇,曾经“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是明清时期闻名的南北水运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经过近年建设恢复的800多处古建筑重现了当年的盛景,窑湾船菜、老邮局、古驿站吸引了八方游人在此打卡点赞。

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运河沿岸城市中,徐州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贾汪卧龙泉景区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副馆长胡军英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红色旅游研讨会上曾骄傲地说,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是运河沿岸唯一的抗战纪念馆、重要的红色旅游研学基地。

生态开发

激活运河经济

大运河至今服务着徐州经济。运河徐州段是我国东部地区电煤、建材等重要物资运输的交通动脉,担负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的任务,每年运量达1.5亿吨。不牢河、中运河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

沛县湖西是明代管理京杭运河的工部分司衙门的驻地,这里还有战争年代护送革命同志去延安的湖西秘密通道。依托大运河和微山湖的优质水源,湖西农场现在是全国著名的杂交稻育种基地、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见证徐州漕运兴衰的户部山,因明末徐州户部分司从奎山迁至此山而得名。户部山漫山的明清古建筑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破败不堪。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提升,户部山古玩、收藏市场闻名全国,“都市休闲”商业已成城市品牌。

徐州:传承古运河文脉,打造样板式文化名片

整体规划

擦亮运河名片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徐州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推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8年8月,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决策者、研究者、传播者齐聚一堂,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献计献策。

2019年6月,徐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大运河徐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致力将大运河徐州段建成以大运河文化建设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城乡繁荣的样板和典范。

大运河徐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从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发展旅游,到配置调度水资源、发展航运,再到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正在推动整个徐州的高质量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