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骑行 35年两拍京杭大运河

2019-03-27 15:39:29
A+ A-

原标题:千里骑行 35年两拍京杭大运河

1981年,时任《人民中国》杂志摄影记者的刘世昭和文字记者沈兴大从北京出发,骑着两辆飞鸽牌自行车,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七个月的京杭大运河骑行之旅,刘世昭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大运河沿线的自然、人文概貌。2016年,已近古稀的刘世昭沿着当年的骑行路线,从北京行向杭州,再度完成这一壮举,全程记录了大运河两岸的时代新貌。

3月23日,“流淌的史诗——京杭大运河今昔巨变”图片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展,展览通过80余幅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今昔对比的照片,展示35年间大运河沿岸在城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图片展由北京出版集团联合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共同主办,是“2019品读北京·悦享书香”系列活动之一。

知识点

京杭大运河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延绵1797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孕育、滋润着沿岸的运河儿女、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观展亮点

35年对比最抢眼

此次的图片展分为“运河·古今”、“人物·风情”、“城镇·巨变”三个部分。“运河·古今”呈现京杭大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河道遗址,重温大运河往日航运盛况,并重点展示近40年间通过保护和开发,文物古迹与大运河一同重获新生。“城镇·巨变”内容包括北京市通州区,山东省临清市,江苏省镇江市、扬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等运河沿岸城镇的今昔对比图片,展现沿岸城镇40年走过的沧桑巨变。“人物·风情”从“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临清贡砖非遗传承人景永祥等照片展现大运河沿岸不同门类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大运河人文精神的沿革与传承。

跨越35年的时空对比是此次图片展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历史遗迹呈现巨大反差

展览从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北京通州开始叙述,一张是1981年刘世昭拍摄的通州燃灯塔,作为通州的地标性建筑,它孤零零地立在画面之中。与它对比的则是2016年刘世昭拍摄的通州新貌,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吊塔繁忙劳作,在北京行政副中心火热的建设工地映衬下,燃灯塔已经不那么显眼了。

距沧州不远的泊镇是中国著名的铸造之乡。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的沧州地标铁狮子——“镇海犼”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件铸铁艺术品。1981年7月29日,刘世昭与沈兴大骑行来到沧州,留下了与沧州铁狮子的合影。2016年,刘世昭再次来到沧州,铁狮子仍然昂首矗立在这里,不同的是它的四周被铁架牢牢支撑,得到了更好的加固和保护。

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坐落在大运河岸边,1981年拍摄的山陕会馆前,大运河已经干涸,几只绵羊在河床上优哉游哉地啃食着草皮,使人感觉异常苍凉。2016年,刘世昭用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景别再度拍摄山陕会馆,最大的变化就是运河里已经碧波荡漾,还有一艘游船躺在岸边,而河岸上原来的土坡也被整齐的青砖台阶所替代了。

文化遗存见证沧桑变迁

35年的时光,让人们对大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重视,这在图片展中的许多对比照片中都有所体现。山东微山岛上长眠着商周之际的贤人微子,在1981年的照片中,微子墓的四块石碑裸露在田埂之中,画面一片萧索;而2016年的照片中,这些石碑已经被移进了新修建的大殿之中,并被玻璃罩住妥善保护。

江苏扬州文峰寺门前的运河岸边,是唐代僧人鉴真东渡日本的登船处,在1982年的照片中,一座刻有“古运河”的石碑孤单地矗立在岸边,无人问津;在2016年的照片中,石碑上加盖了凉亭,游客坐在亭内一边歇脚一边饱览大运河的美景。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地标拱宸桥也在无声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1982年,这里还是杭州的郊外,周边分布着许多工厂:浙江麻纺厂、丝绸印染厂、第一棉纺厂、华丰造纸厂等,这里是杭州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2016年,拱宸桥东岸建成了运河文化广场和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西岸经过整治,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市井生活感受变与不变

除了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摄影师的镜头还走进了大运河两岸的普通市民,观察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山东济宁的玻璃画女工、山东临清的贡砖非遗传承人、天津杨柳青的木版年画艺人、江苏宿迁盛满一碗老汤猪头肉的老大爷……这些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生活景象生动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河北吴桥的一组对比照则颇有趣味,一幅是1981年,一名农村妇女在家中用鼻尖将一把蒲扇轻松顶起来,让人感叹杂技之乡果然是人人都有绝活儿;而2016年摄影师再来吴桥,镜头中捕捉的则是一名来自非洲的学员在杂技学校练功的身影。时代的巨变中也有不变的内容,1982年和2016年,摄影师先后两次来到江苏无锡惠山,都拍摄到了清晨练石锁的市民;而在山东微山湖,35年过去了,湖上的渔民依然采用传统的鱼鹰打鱼法。

策展影像

刘世昭:碎片多了也就留下了运河的影像历史

1981年,开启骑行拍摄京杭大运河的刘世昭才30岁出头,在《人民中国》做摄影记者也才一年多。采访选择骑自行车,固然与当时汽车还未普及有关,也因为那时许多运河河段年久失修,根本不通公路,只有自行车才能进得去。

刘世昭与沈兴大骑着两辆飞鸽牌自行车,历时408天,沿着运河沿线,经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沿途采访了53个县和77个村镇,访问了上千人,用镜头记录下京杭大运河沿线大量的风土人情。到了1983年1月17日,他们结束了在杭州的采访,完成了第一次骑行大运河的梦想,无意中成为“骑行采访大运河”沿线第一人。

当时他们带着调侃相约“10年以后,再骑一次”。不想时光穿梭,一起再骑行大运河的梦一直没能实现。2016年,沈兴大79岁,刘世昭68岁,两人均已退休,终于在时隔35年后再度出发,历时68天,骑行2156千米,第二次完成了骑行拍摄京杭大运河的愿望。“35年对人生也是一段不短的历程,但对于有2500年历史的大运河来说那只是一瞬间。”刘世昭说。

刘世昭感慨,两次骑行,感受可以用巨大反差来形容。35年前,他们每骑到一个地方,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你们是从北京来的记者,为什么不坐汽车呢?”绿色出行在当时人们的理念中还是空白。如今再次骑车出行,路途中经常遇到成群结队的骑友,从学生、青年到退休老人都有,骑行爱好者的群体越来越大。

刘世昭感慨故地重游时自己目睹的山川巨变。“第一次骑行,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运河沿线城市和乡村,人们的衣着是那么朴素,房屋低矮陈旧,街道狭窄,车辆稀少,运河中摇橹的小船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但改革的浪潮已经波涛汹涌,蓄势待发,当时的人们对生活充满憧憬。35年后的今天,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老的大运河见证了这一切:从城市到乡村都整洁多了,人们的衣着光鲜起来了,房屋高起来了,街道拓宽了,运河里的水多了也清了,河里的机动船多了……一切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有些让我不认识了。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使人民普遍得益,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那些随着城市化而消失的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那些逐渐淡化的民间习俗,那些仍旧偷偷排放的污水,那些吐着黑烟的工厂,又让人怅然若失。”

两次骑行之后,刘世昭将拍下来的照片集结整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流淌的史诗——京杭大运河骑行记》一书,此次图片展的所有照片都是从这本书中而来。刘世昭表示:“我拍的照片对于京杭大运河来说只是一些碎片,但这些碎片多了也就留下了运河的影像历史。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用影像记录运河,记录历史,将来会有价值的。”

观展提示

■开馆时间:

每天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馆)

■展览地点: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一层临时展厅

■展览类型:免费

■特别提示:

3月30日(周六)15时摄影家刘世昭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四层多媒体厅举办文化讲座,分享自己30余年来骑行拍摄大运河的故事。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